口述历史 | 中国仪器仪表标准化工作先行者崔老专访(二)

受访人 | 崔自强  

供稿人 | 钱巍  摄影/摄像 | 李剑南  

编辑 | 甜甜  校对 | 任三多

 

(接第一部分)当时的朝鲜战场上双方的技术武器差距巨大,美军拥有制空权,他们的飞机先进,一个班就能叫来成批次的飞机。当时朝鲜内地修不起来机场,往往是晚上修好,白天美军轰炸机就来炸毁。崔老参加战斗的时候,是1951年前后,正是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飞机最疯狂的阶段。敌军飞机就在100米左右高度低空飞行,轰炸、扫射,我军伤亡很大。
 

 
当时“志愿军”只能夜行军,发扬我们善打近战、夜战的特点,用我们的特点来对付敌军晚上不出动、少出动的弱点。白天我们找地方潜伏,这种情况到1953年才真正结束。崔老部队就是在丹东大孤山机场做保卫,卫机场,当时部队指挥是聂凤志,现在还健在。敌军的飞机飞到中国境内轰炸我们的机场,崔老所在部队也进行了不少战斗,但不如朝鲜战场激烈。当时有苏联给我们提供飞机,但数量和质量不如敌军飞机,飞行员数量少,难以补充,我们的飞行员往往是从陆军抽调战士当飞行员,飞行时间不到20天,立刻就要参加空战。所以涌现了很多英雄人物。这些真实的故事只能以后再说。
 
崔老所在团是在那里历时最长的防空部队,前后近一年,也是战绩最好的部队,共击落敌机上百架,还创造了“高炮打游击”战术,各高炮团联合作战,你来我走,我走他来。高射炮当时有37炮、75炮、85炮,口径越大,射程越高,最高打到9000到10000米,再高就交给歼击机负责了。他们团在朝鲜战争中损失也很厉害,其中的一个连,110多人回来29个,4门高炮回来1门,4个连级干部回来1个。一个礼拜要对付一百多批次的敌机轮番轰炸,换防后,他们就回来负责保卫首都。
 
崔老从战场回来以后被委派做文化教员工作,因为他是国力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生。当时有许多连级干部都不识字。1955年,毛主席号召扫除文盲,进行全国性的“扫盲运动”,部队也要积极响应扫盲,崔老的知识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1955年,已经开始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支援国家建设,100多万人从部队转业。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城市兵的转业,为未来全国各地的新建工厂准备干部。崔老也是1955年7.8月份转业,因为他是由国力高级职业学校入伍,国力高级职业学校此时已经改成北京机器制造学校。崔老就回去复学,学习四年,毕业时又改名为北京机械学院,58年又升级了。他毕业后,作为曾经的转业军人,没有什么组织要求,坚决服从组织分配,被分配来西安了,1959年8月进入了西安仪表厂。
 
1959年的西安还是很荒凉的,古城墙之外,很多绿色、黄色的庄稼地,晚上还有狼出没,那时西安仪表厂正在建设过程中。崔老到时,西安仪表厂的标志性建筑“飞机大楼”正在浇地基,现在西安仪表厂的 “飞机大楼”已成为“历史文物保护性现代建筑”!崔老是当时看着“飞机大楼”一步步浇筑到封顶的。这种全浇筑、整体浇筑建筑现在是没有的,在当时也不多。说到这里老人有些激动,说:“我是看着这个大楼长大的,有感情!”
 

(1960年4月28日,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西安市委第一书记张策为西安仪表厂开工剪彩)

 
崔老初进仪表厂,做了不到一年设计员。1961年底进入研究所标准化室,从事标准化工作,到老人1992退休,一干就是30余年。他从助理技术员一直干到高级工程师。
 

 
崔老在厂标准化室工作几年时间,一直到1966年开始转作仪器仪表行业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崔老在标准化室工作时就进行了许多革新,例如将产品的木箱包装改成纸箱包装;产品铭牌的设计由螺钉铆改成粘;铭牌加厂标等标准化设计,这样既省工,又省料,节约了成本。
 
崔老进西安仪表厂在1959年。1954年仪表厂就开始筹备了,开始准备建在北京,名字都起了,叫北京仪表厂。但出于战略考虑,最后选址在西安。当时我们国家的整体建设情况是以苏联为主,大部分技术都是苏联的,但东德的仪表技术更强,因此西安仪表厂的设计是由民主德国(东德)完成的。西安是综合性的,这是在东德也没有此规模的综合性仪表厂,他们把德国的很多厂先进的部分集中到一个厂,在西安仪表厂内形成完整的生产链,从产品的生产到成套供应。当时,西安仪表厂的设计科包括这些,电,汽,液、压、、执行器、流量、还有成套七大类。
 
 
建厂之初。电:电子仪表、电气仪表;气:气动单元组合、气动仪表,液:当时液动仪表、流量仪表;压:压力仪表,调节器,你想这个阀、执行器;分析仪表,还有二氧化碳分析器。成套就是把这些仪表仪器进行组装,设计到程序控制。
 
后来根据国家一机部安排,把流量仪表转到开封;把分析仪器转到了南京;把执行器转到了宁夏吴忠。西安仪表厂当时确实做到了中国仪器仪表的研发基地、科研基地、技术支持基地。
 
西安仪表厂在转让成熟技术的同时,继续进行新领域的研发,发展新的电、气、成套类技术和产品,最后发展到气动仪表有气动单元组合,电动仪表有电动单元组合。
 
组装仪表就是把所有的检测取样,指示、调节、控制组合在一个柜子里,这个产品我们采用的是美国技术,进口设备在北京仪表研究所,由西安仪表厂江红生工程师做总设计师,后来研发出了MZ-3组装仪表,这个产品得到了部级奖,这是全国唯一的、先进的,都是晶体管、组装、标准系统。总设计江红生是市级、省级劳动模范,评为国家级的特殊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津贴。MZ-3,从1985年开始,使用在巴基斯坦最大的电站。当时全世界范围内竞标,参加国有美国、日本、前苏等,最后中国的MZ-3脱颖而出,一举中标。
 
那个时候,西安仪表厂的先进仪表技术以及质量管理模式,大部分来自国外。开始是东德的,发展到后面的日本、美国,到后来成功引进美国罗斯蒙特的1151系列电容压力变送器,西安仪表厂迎来了几十年的产品和利润高速发展期。
 
其他产品系列也是一样,当时发展也是比较快的,西安仪表厂当时研究过计算机、做过复印机,都是在那个年代理念先进的一些产品。当时的西安仪表厂有电子电器仪表组,机械仪表组,流量计组,成套组,执行器,研究发展组,情报组,电子电器仪表室、继电器仪表实验室。产品从1151、I系列、日本的SY80,到美国德莱西公司的9系列数字压力仪表,都是当时最先进的产品。
 
对西安仪表厂的追忆告一段落后,崔老才开始讲述自己从事标准化制订工作的故事。
(采访崔老第二部分,待续)

 

 

本文为仪表圈公众号原创,为了保障作者权益,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请联系小编微信( 13201752726)获得授权,并按照规定样式进行分享,谢谢。
 
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自动化历史、《口述历史》栏目老一辈仪表人采访推荐、对历史起到重要作用的企业推荐,请加圈秘微信,谢谢~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