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仪表电缆太长,现场电缆盘了十几圈甚至几十圈,这种情况允许吗?
现场施工电缆长度过度超量实际使用长度的危害:
1、经济性
过度敷设超长的电缆需要增加采购成本,尤其是当前有色金属价格增加的情况下。
2、信号传输准确性
线路过长→线路容抗/感抗增大→线路压降增大→影响线路信号传递。信号衰减严重时,特别是对线路传输距离有要求的仪表设备应用场景,会有很大影响。
3、施工效率
过度敷设仪表电缆增加施工难度和复杂程度,浪费人力/机具等有限资源。
4、运营维护及后续设备可用性
占用有限的电缆槽盒或地沟等线路存放空间,故障查询时电缆的线路诊断困难度增加,如果更换电缆也同时增加难度。
Q 直动式与先导式电磁阀有什么区别?
(1)直动式电磁阀原理:
直动式电磁阀是由线圈带电后直接拉动阀芯,联通气路。常闭型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把关闭件从阀座上提起,阀门打开;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弹簧把关闭件压在阀座上,阀门关闭(常开型与此相反)。
(2)先导式电磁阀原理:
先导式电磁阀是由线圈带电后驱动先导块内的动作单元件,联通先导部分气路使滑阀活塞一侧带压,活塞在气压的作用下驱动滑阀阀芯产生位移,实现气路切换。
工作压力范围不同:
先导式电磁阀:单电控先导结构需要活塞克服滑阀一侧的弹簧压力,最低压力不允许低于0.05Mpa,否则先导阀无法打开。(但对双电控而言,则可实现无压差启动)
直动式电磁阀:无压差启动,在真空,负压,零压时均能正常工作。
响应时间不同:
直动式电磁阀的启动速度比先导式快。但实际应用中,对于大多数工况两者差别不大。
流通能力不同:
在同等阀芯公称通径的情况下,大部分直动式Cv值相对小于先导结构,即先导式电磁阀的流通能力比直动式要大一些。
功率和损耗不同:
一般而言,直动式电磁阀的功率和损耗要比先导式更大。先导式电磁阀的功耗相对较低,这使其能够频繁通电并长时间保持通电状态而不会导致线圈过热或烧毁。因此在频繁通电或长时间通电的场合,先导式电磁阀更为合适。
结构设计不同:
直动式电磁阀:结构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线圈失电时阀芯靠弹簧复位,一般只要阀芯密封没问题,则不会有问题。
先导式电磁阀:结构比直动式电磁阀复杂,体积相对较大。先导结构因为有先导块气路,气孔直径基本为1-1.5mm(高压为0.5-0.8mm),加上有先导排气孔与大气联通,在环境恶劣工况,相对而言阀芯容易被堵塞或者卡涩。
先导式电磁阀对流通介质的纯净度要求较高,直动式则相对要求不严格。
适用场合不同:
直动式电磁阀:一般适用于低压或小流量场合和应用于单作用执行机构;
先导式电磁阀:适用于高压或大流量场合和可用于双作用执行机构。
对大口径阀门,如通径1000以上,大部分情况下用直动式结构+气控阀实现控制,即直动式电磁阀起先导作用,气缸进气排气通过气控阀实现。这样可以达到快速开关阀门的目的。
直动式和先导式电磁阀在使用场景、控制方式、响应速度、稳定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需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要求综合考虑选择用直动或者先导。要求苛刻及阀门快速切断的工况,建议选择直动式。
Q DCS报警死区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报警死区是工艺报警的重要属性,主要用来消除由于工艺测量点反复越限制造成的大量报警。设定死区后,测量点触发工艺限值报警后,如果测量点的变量值在报警死区范围内波动,就不会恢复报警,也不产生新的报警,如果变量值离开死区范围内,则先恢复原来的报警,再产生新报警。
不同参数的死区设置范围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