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备受推崇的预防性维护,
为何至今鲜有成功案例可供参考?
其发展为何屡屡受挫,
远未达到预期效果?
工业设备的维修维护通常分为三种——事后维修的“修复性维护”,属于是“亡羊补牢”;基于时间、设备性能、现场使用工况等综合因素对设备进行定期维修的“预防性维护”,更多凭人的经验;以及基于安装在设备上的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更准确的判断故障何时发生的“预测性维护”,是一种先知先觉的智慧。
过去多年,预防性维护作为设备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的重要手段,曾被寄予厚望,被视为智能运维的终极目标。然而为何至今鲜有成功案例可供参考?行业内对预防性维护的声量有所减弱,企业态度亦显冷淡。这引发了诸多疑问。
圈内有几点流传很广的原因:
1、投资回报率难以计算;
2、需要转变思维;
3、基础不扎实,数据量不足。
那么,究竟是预防性维护已经失去了光环?还是市场对其的认知回归了理性?还是预防性维护发展真不及预期?
存在即有其意义。我深以为然的一点是:人们往往倾向于高估预防性维护在五年内的短期成效,却屡屡低估其十年乃至更长期的潜力与价值。当前,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预防性维护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只是其成效尚未得到充分显现。这需要我们拉长时间轴,以更长远的视角去观察与评估。
立足当下,我们自动化仪表运维人员如何实施企业的预防性维护策略呢?
着眼当下,搞运维管理
根据设备特性和运行状况,制定详细的预防性维护计划,包括维护周期、内容等。同时做好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保养,如清洁、润滑、紧固等,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长期攻坚,做数据存储和分析
建立数据分析体系,采用智能化设备和传感器,通过控制与管理系统采集处理,利用在线监测、远程诊断等技术,收集设备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评估设备状态,预测潜在故障提供给丰富的数据资源。从而实现决策优化和智能化管理。
分步走,数智化水平持续提升
企业没有实现数智化,仍然可以做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基于时间的周期性检验和检修,旨在预防设备失效和非计划性生产中断。它并不完全依赖于数智化技术,而是依赖于定期的检查和维护计划。企业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预防性维护计划,包括维护周期、内容等,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因此,即使企业尚未实现数智化,也可以通过传统的管理手段来实施预防性维护策略。
那么,你们企业遭遇预防性维护阵痛了吗?
评论区一起唠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