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友》 | 叶向东:好产品不是认证出来的!

受访人 叶向东  供稿人 | 钱巍
 
图片
圈友的故事
 
图片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不凡是生命的追求。每一个平凡的奋斗者,都是卓越的追梦人。无论什么职业,无论处在何方,只要有追求、有闯劲、有奋斗,任何人都可以在梦想的舞台上展现人生价值。仪表圈《圈友》——记录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看他们是如何在平凡岗位上铸就生命的精彩华章!

 

在国内仪表圈,提到叶向东副总工程师,很多仪表技术人员即使没见过,也听说过,他的经历有点儿传奇。

 

简介

叶向东,男,1982年毕业于抚顺石油学院自动化系,中国石化集团北京设计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在我们心目中,叶总是仪表专业独树一帜的专家,技术知识渊博,理论联系实际,精益求精,乐于现场实践,很多问题他都有独到见解,不随波逐流,不迷信外国技术。同时,叶总还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良师,在一些容易模糊、生僻的问题上能够拨开迷障、释清概念、解答疑问,从原理上、工程上、实际工作的经验中讲清楚,总是旁征博引地耐心分析讲解。《圈友》在和叶总交流中受益良多。

 

2021年底,《圈友》有幸通过线上形式采访了叶总,他应邀给我们讲了他的一些经历,并谈了一些对目前国、内外仪表专业的看法,也表达了对中国仪表行业的期望。

 

1
 

 

“干一行就喜欢一行,干一行就琢磨一行”

 

叶总的人生经历很丰富,可能是现在年轻人觉得少有的,用他的话说,出生在城市,当过农民、工人、民兵、大学生、工程师,去军营玩儿过、体验过,就是没当过正规的解放军战士,直到现在从事石油化工工厂的过程控制与仪表专业设计。

 

1968年,他作为“老三届”初中毕业生,15岁就响应当时的党和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去锻炼成长,“插队下乡”到辽宁省黑山县,当了一名下乡知青。提起黑山县,人们也许会在电影、电视剧中有点儿印象,解放战争著名的三大战役第一个是辽沈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后来改称为第四野战军)两大著名的阻击战之一“黑山阻击战”就发生在那个地方。叶总下乡时是在名为历家的小火车站下车,车站边上就有一座高大雄伟的纪念碑,这是当年消灭国民党反动军队援锦兵团的主战场之一,纪念碑上的碑文是当年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黄永胜、政委赖传珠提写的,纪念战役中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下火车还有三十多里土路,生产队的马车来接知青进村。村子边还有一个无名烈士墓,安葬着在当地战场牺牲的五十多位烈士。知识青年下乡的第一堂课就是去祭扫烈士墓,在烈士墓前,听大队党支部书记诵读纪念词,讲当时的战斗情景,继承革命传统。

 

叶总从小喜欢读书,特别是科学普及读物。他最喜欢读的书有《十万个为什么》、《奔向明天的科学》、《科学家谈21世纪》,还有一个科学选集系列——苏联的《别莱利曼选集》,还有《少年电工》、《少年无线电》、《少年船舰》等等。除了这些科普读物和科学实践读物以外,他还喜欢读《忆长征》、《星火燎原》、《红旗飘飘》、《解放战争回忆录》等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历史的书。那时候他自己动手做过电动模型和电动玩具,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装矿石收音机,后来装电报机、半导体收音机、简易电话…….他不仅喜欢读书,还喜欢动手,喜欢琢磨。

 

叶总喜欢思考,喜欢试一试的特质,在下乡时繁重的农活中也有所体现。他说自己是一个对工作比较安心的人,不挑不拣,干一行就喜欢一行,干一行就琢磨一行。

 

在农村,除了干农活,他还热心参与科学种田。做过生物肥料、黑光诱虫灯,灭虫电网,电围栏,简易有线广播。当农民,他就琢磨农活儿,体力和农技比不上社员,就向社员学习,多动脑筋。在农村,知青和农业技术站的科技人员一起普及推广农业技术,学习大寨战天斗地改造农业环境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也学习大寨精耕细作、科学种田的榜样,这些都是现在的人们不太了解的事情了。

 

他琢磨什么形状的镰刀割什么样的庄稼好用、省力,割豆子、玉米、高粱、小麦、谷子,不同的镰刀效果不一样。老乡们用的是一种镰刀,他分作物用了三种镰刀,老乡也受到他的启发对不同的作物用不同的镰刀。

 

大家都知道袁隆平,号称杂交水稻之父,研究杂交水稻。其实,杂交育种早在叶总他们下乡的年代就有了,最先实现大田推广的是杂交玉米和杂交高粱,是很多农业科技人员在1960年代就开始研究并取得成功了,这些农业科技人员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至今无人知道他们的姓名。他下乡的六十年代末,三系杂交的杂交玉米、杂交高粱就大面积播种并取到了丰收的成果。为了加快为大田播种的育种,黑山县和辽宁中部的几个县还到海南育种,提前两年实现大田种植杂交种子。不仅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还有其他杂交农作物,确实能够提高产量。叶总饶有兴趣地侃侃而谈,不像个仪表工程师,倒像个农村技术员。





他插队的年代,农村贯彻执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40条》,农业学大寨。知青接受能力强,协助农业技术站普及科学种田。不同的农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甚至不同的天气怎样使用什么化肥、打什么农药效果最好、盐碱地怎么改造能种庄稼……按照“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全面落实。开展“农业学大寨”,以粮为纲,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改变了农村的农作条件和环境,也改变了社员们的精神面貌,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副食品也丰富了,农民收入也提高了,几年过来,家家都盖了新房子,普及了用电。东北的农村冬天不再“猫冬”,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挖河泥积肥……不再是农闲。去年电视上介绍吉林省某县的“秸秆还田”,就是当年大寨搞出来的,黑山县也试过。不久前电视把庄稼间种当作先进经验介绍,叶总说他下乡时各种庄稼的间种、套种、轮作早就普及了,这是“八字宪法”中“密”的内容。

 

他刚下乡的时候,高粱、玉米亩产大概200斤到300斤,通过改造农作条件、改良品种,两年之后亩产就达到500多斤,翻了一倍,仅仅三系杂交育种,就能使粮食产量增长20%以上。由于全面贯彻执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40条》和农业学大寨,后来大田玉米亩产能达到1500斤,高粱亩产也能达到1400、1500斤。到他离开农村的时候,他们公社的大田平均亩产是1500斤,高产地块,能达到2000到2200斤。那年代这个产量,现在评说也是高产的指标。当时的农业先进典型也吸引和促进了其他地方的县、社、队。

 

 


叶总说:这都是他的亲身经历(觉得他就是个农民。哈哈!)。抚顺市的知青分布在辽西、辽中、辽东的十余个县,仅1968年下乡知青人数就有四万多人。他说农村的巨大变化现象是普遍的,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变化,还有知青带来的文化、习惯、卫生、读书、文体活动、甚至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的变化。

 

 

 

现在人们都知道东北是我国的粮食基地,都知道东北的盘锦大米好吃,但很少有人知道盘锦大米就是当年知青在盘锦开出的水田,种植水稻的杰作,在那之前盘锦是不出大米的。

 

 

 

叶总说,那个时候的人做事情都比较认真,把事儿当事儿干,有一种韧劲儿。插队下乡知青在农村是很艰苦的,要过生活关、过劳动关、远离父母,经历劳累、受过煎熬、有过焦虑,磨炼了意志。毕竟从城市学生要转型为农业社员,需要思想、生活、劳动、习惯、工作、学习等各方面的历练、锻炼、适应和调整,有时是很难渡过的。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学到了很多社会知识、风土人情、人文见识、为人处世、意志品德和思想感情,等等。他觉得从事农业工作也有很多乐趣,农村也需要有志气、有知识、有作为的青年为之吃苦、奉献、奋斗!他亲身经历了八年。后来有人问他,插队下乡当农民后悔不后悔?叶总说:“插队下乡八年的时间是太长了,也很艰苦,但是如果没有下乡八年的经历,也不会成就今天的我,这个艰苦的人生经历也可以说是一笔财富”。下乡给他印象比较深、念念不忘的,是老乡们对知青真好,像对儿女们一样!他现在做梦有时还能梦见那个时候的人和事。

 

 

 

东北不仅是我国的粮食基地,而且也是国家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轻工业基地,对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巨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2
 

 

 

“重要的是引进技术,自己制造生产”

 

 
农村的故事还没讲完,就聊到了城里。1976年,辽宁省的剩余下乡知青“扫点”(清理的意思)返城(其实从1971年就开始有计划地陆续返城,到1976年剩下不多了),他进了抚顺西露天矿综合厂,当一名普通工人。西露天矿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露天煤矿,也是最大的煤矿之一,有采煤场、选煤厂、运输部、机电厂、机修厂、车辆厂、机务段、电务段等十几个厂、段,但综合厂却是一个为安置返城知青和妇女就业的集体所有制附属企业,做一些杂工。开始是在“煤泥坑”挖回收的煤泥,后来又到建筑工地做“力工”,这难不倒从农村回来的知青,回到城里的日子就比在乡下好过多了。那时候工厂分成力工和技术工人,力工就是搬砖头、和水泥、盖房子,干体力活;技术工人从事车、钳、铆、电、焊、锻这些技术工种。当工人的时候,他还是爱琢磨、爱学习,对什么都有兴趣,决心当个好工人!后来到金工车间当设备电工,这里各工种都有,每一个工种他都想去了解。其实每一个工种都还分为几个细工种,例如电工就分:内线电工、外线电工、设备电工、建筑电工、机床电工、机务电工、电机修理工、卷线电工、装配电工,等等。当了两年工人,没有下乡务农时间长,可当工人的经历也有很多故事,由于采访时间所限,我们期望有机会再与叶总详聊。
 
他1977年底参加恢复的高考, 1978年初被录取入学,就读于炼油过程自动化专业。大学毕业以后,他分配到北京石油设计院,从事石油加工过程的自动控制和仪表应用设计,简称仪表专业设计。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过程控制的设计;二是仪表的选型应用。设计院不生产仪表,也不直接使用,仅仅是为工厂运行、使用仪表做设计,联系着仪表制造商和炼油厂用户。

 

 

仪表设计工作可能会遇到各类仪表,就要熟悉各种仪表的性能和应用,包括温度、压力、液位、流量、分析等测量仪表,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组装式仪表、可编程序控制器、分散型控制系统等控制仪表。中国的石油化工仪表是从1970年代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他见证了中国电动、电子仪表的发展历史,从电动II型、电动III型仪表到单回路调节仪表,直到现在的分散控制系统和智能仪表。叶总认为,我们国家的过程控制及检测仪表在那十几年发展是很快的,例如:国产电动III型仪表,和当时国际上主流的日本I系列仪表、EK系列仪表旗鼓相当,一点儿都不差。那个时候是由国家一机部以及后来的国家仪器仪表总局组织技术力量统一设计,几大仪表生产基地共同生产制造,包括吉林、北京、西安、天津、上海、重庆、大连等。这些仪表厂生产出来的仪表都不错,水平挺高,质量很好。他1981年毕业实习就在大连仪表厂,装配电动III型仪表,工人们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技术精湛、乐于助人的精神和品质深深地影响了学生们。到了1986年前后,数字化仪表也出来了,那个时候的S系列单回路调节仪表,跟美国的KMM,日本的YS80都是差不多的。

 

 

 

1987年,撤销了国家机械工业部,国家不再像以前那样集中全国的资源和力量统一管理和设计仪表了,也不再管理和投资仪表工业,“树倒猢狲散”,各大仪表厂开始投进市场,自负盈亏,各谋生路。几年下来全国的仪表厂都开始分化瓦解,改制变卖,到现在为止,国有的仪表大型企业,就只剩下四川仪表了。

 

 

 

90年代到了可编程调节器(PLC)和分散型控制系统(DCS)的时代,中国就是空白了,开始大规模进口高端仪表。但是民营仪表企业发展很快,检测仪表还有一些生机,很多石油化工仪表还是国产,但都是技术水平比较低的仪表,后劲不足,前景黯淡。那个时候的仪表国产化率应该在百分之七、八十。直到2000年代,国产PLC、DCS的浙江中控和和利时等主要制造商才开始逐渐发展,但国外仪表已经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市场,高端仪表全部是进口的。

 

 

 


随着国家仪表管理部门的撤销,中国仪表行业受到国外供应商和私有化浪潮的严重冲击,仪表人才流失严重,国产仪表品种减少、质量和服务下降。引进仪表的市场份额迅速增加,国产仪表技术和产品水平继续下降,导致市场份额急剧减小,频临衰败。引进外国好的仪表、先进的技术,对我们是有益处的,但是如果只靠引进装配生产、购买产品使用,就有问题了。这些年,让老外赚了中国人太多钱,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仪表技术停滞不前,远远落后了,大部分仪表品种不能自主生产制造,受制于外国,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付出了高额代价,有的仪表品种可以形容为“被老外扼住了脖子”。

 

 

 

叶总认为,仪表的引进有三种形式:一是引进技术;二是装配生产;三是买产品直接使用。引进时要搞清楚,我们是要引进一项技术呢,还是只买一款产品来用?买产品用或者装配生产都可以,但重要的是引进技术,自己制造生产,降低使用成本,掌握知识产权,避免受制于人

 

 

 

我们的仪表企业大多数都是引进产品装配或代为加工,只获得很少的利润维持生存,不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我们是希望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发展中国的仪表研究、开发、生产、制造、管理技术,但现在的情况是背道而驰。这是需要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该鼓励科研,国家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做科研,科研是不能简单地市场化的,特别是基础科学的研究不能直接转化成商品。叶总认为,例如:上海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当年就不应该被断了国家的资金而自负盈亏,使得多数研究室关闭,科研人员“下海”,只剩防爆研究所少数几个科室。国家应该有资金来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国家现在有钱了,整个社会要改变观念,要鼓励科研。为什么原来我们还能搞出差不多水平的仪表,现在却搞不出来?!取决于我们重视不重视。政府要投资科研,科研院、所要有生存空间,研究成果也要转化成商品,现在各地GDP至上不是好的倾向,如果这些科研院所没有政策保证,就无法生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水平就会落后!

 

 

 

没有我们自己的科研,就只能等眼看着西方从中国人的市场赚取暴利!高端的还不卖给我们,我们只能受制于人。对于石油化工仪表,也是只卖给我们产品,例如:美国的某控制仪表最初卖给我们是8万美元,后来不断涨价,几年就涨到50万,现在涨到90万,我们自己没出息就只能挨宰!

 

 



叶总还以液位仪表为例谈到国产仪表的问题。我们有一些厂家生产出了雷达液位计,大部分都是浅尝辄止,小富即安,现在国内的雷达液位计不带罐旁表、不带罐内液体多点温度测量和油—水界位测量,就不能作为油罐计量成套使用。很多产品就是最后这一口气、最后几步台阶上不来,大家都在低层次上“抢食儿“。伺服液位计仅有一两家制造商近几年才可以生产,关键部件还是依赖进口。国产仪表绝大多数是仿造,没有自己的技术、缺乏精益求精、用重要部件的进口证明自己的质量。另外,跟着老外的鼓吹,不惜高价去取得名目繁多的认证,跟风而上。觉得有了证书就有了证明,就能比别家的仪表争得先筹,很快就发现几乎所有的同类产品制造商都有了认证,大家还是一样的地位,让认证机构乐得大赚特赚。一个证书要几十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元,一个品种的控制阀要十几个证书,劳民伤财。其实大家也都懂得:产品的技术、质量、水平是设计、制造、管理、检验出来的,不是认证出来的!认证机构懂得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检验吗?认证给予制造商关键的核心技术了吗?

 

谈到设计院的工作,叶总说:做技术工作也要继承优良传统,首先要循规蹈矩,而不是片面地创新。做设计要有标准规范,这就是规矩。为什么要遵循标准规范?标准规范是什么?是基本原则和做法。设计、生产,管理要有规章制度约束人的行为;要有标准规范约束技术方法,先要循规蹈矩,在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结合实际情况来创新,才能做得更好。

 

叶总认为,设计的引进同样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发展,形成中国的技术,例如:汽油清洁处理装置(S-zorb);二是购买工艺使用权,我们做施工图设计;三是全部购买外国的工艺、设备、仪表,我们建设。我们引进了外国的技术、设计、产品也好多年了,多半是第二种形式。可是,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般技术和工艺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费用,却没有自己的发展和前途。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要清楚:外国的先进技术、核心技术是永远不会卖给我们的,我们中国人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研究要自己搞。设计是这样,产品制造也同样!

 

化工工艺也是这样,有些装置的工艺技术,号称“专利包”,25年前就高价引进使用权,每建一套都要买,已经买了几十套,中国的研究院、设计院已经研究开发出这些工艺技术,水平与国外的相当,但是建设单位就是不采用,执意继续购买外国的工艺包和设计,这种现象也一直延续到现在。为什么我们就没点儿志气用一用自己的东西呢?叶总对我们一些用户崇洋媚外的技术使用和产品使用思想感慨很多。

 

叶总谈起他到设计院工作40年了。仪表专业是辅助专业,但不可缺少,技术要求很高,不仅要懂控制、懂仪表,而且需要了解工艺流程。石油化工工业是大型复杂工业,是由多个专业共同设计、建设、运行的,虽然有主有次,但是缺了哪个专业都不行,辅助专业也是非常重要的。石油化工工业是流程工业,与制造小汽车、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的制造工业有所不同,自动化、数字化的技术更复杂。要想做好仪表专业设计,需要了解其他专业的一些初步知识,比如说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运行过程等等,这很重要。所有的专业都围绕工艺专业。仪表专业如果觉得自己是辅助专业,不太重要,那可是不对的。仪表专业可学的,能干的,需要动脑筋的事情很多。

3
 

 

“他对所做的事情都有热情、有兴趣”

 

叶总说,他对所做的事情都有热情、有兴趣。在插队下乡到农村务农时就是这样。干一项工作,就热爱这个工作,干什么就专心做什么。有的工作可能开始不由你自己,但是干着干着,也许就会发现做的这件事情也很有意义。就像当年掏粪工人石传祥,售货员张秉贵,工作干得好也能当劳动模范,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主席都跟他们握过手啊!当年的北京市长彭真,居然跑到那个环卫队去,跟着石传祥一起背粪,体验劳动,琢磨改进卫生环境、改造清洁设备、改善工作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水平。干一行就应该爱一行,兴趣很重要,但不能仅凭兴趣工作,兴趣也是可以培养、改变的。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立足本职工作,你就能做得好。那个时代各行各业都是为人民服务,领导和工人只有岗位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的地位之分,做好一项工作,就实现你的价值,就很光荣。现在时代变了,社会价值观念和劳动观念也有所变化。说到搞仪表,仅仅是仪表技术吗?不全是。活在世上,就离不开所处的社会,各种思想无不打上这个社会的烙印,对我们所从事的专业都是有影响的。

 

叶总说,最实际的还是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参加工作40多年,可聊的话题和事情太多了,就算简单地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做仪表专业设计的技术工作,最重要关注的不是未来,而是现在的应用,不能好高骛远。仪表发展很快,很多应用技术大约每过五年就会更新换代,需要不断学习、实践、应用。现有的这些仪表能实现什么功能?有什么特点?需要注意什么?有什么可以改进的?都是需要了解清楚的。首先要踏踏实实地把手里面的事儿做好。这里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书本知识跟工程实践相结合。有的人说,大学的书本知识和工程实际差别很大,实际工作里需要的知识书本里面没有。其实不是这样。书本里虽然没有实际工作问题的直接答案,但是工程中、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大多数都能从学过的教科书里面找到原理和启发。翻翻教科书,仔细想一想,即便不是直接答案,也能得到间接的答案。

 

叶总说,他遇见过一个项目,仪表施工安装好了,控制系统却没有信号,分别检验现场仪表、控制室仪表都是正常的,接成回路就不能工作。是不是教科书说的阻抗匹配的问题呢?分段测量电压发现安全栅的内阻超过了供电回路能够承担的负载电阻,而控制系统信号卡件中还有一个限流电阻,使得电路压降太大,到现场变送器的端电压低于工作电压,当然就没有信号了。如果控制回路不起作用或是投不上自动,用不起来,多数原因就是控制方案设计不合适。教科书中是有理论的,也能在工程实践中得到验证。叶总说:“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是实践的提炼,可以指导实践。实践又是理论的基础,可以证明理论。这不是我发明的,是毛主席说的。”哈哈,毛主席的教导记心间。

 

第二就是不能单纯的照猫画虎,照猫画虎永远画不成虎;第三,跟在别人的后面,踩着别人的脚印儿走,永远走不到别人前面去。实际上,这也是我们中国仪表目前发展的一个问题。我们得思考有没有自己的路,走自己捷径,就算不能走到别人前面去,至少可能跟人家并驾齐驱。这就又说到除了循规蹈距以外,我们得有点儿自己的想法,每做一项设计,都要动脑筋,技术上要有点儿新东西。

 

叶总说,自动化和仪表这个专业需要不断地学习。他的大学物理老师曾经说过:“今天给你们讲的物理课留两道作业题,你们做完了以后,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遇到。但是通过这堂课和作业,你们学习了理论,掌握了方法,以后遇到的类似问题难不倒你们。”仪表和自动化,这个专业的更新换代很快,他的一个专业课老师也说过:“今天给你们讲这个仪表课,只管五年,今天讲的内容五年以后一句话都用不上,你们通过这门课掌握了基本原理,就有本事再学习,以后的知识,需要你们在工作中自己学习。”列宁说:“学习,学习,再学习!”科学技术也是这样。

 

叶总说,确实是这样,从他毕业到现在,变送器从分立元件的电二型、电三型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智能变送器,原理不一样,电路不一样,用途不一样,。单说分散控制系统就已经更新了五代,所以说,需要不断学习!在学校学的课程,对实践有没有用呢?有用,能不能管一辈子?管不了,那怎么办?毛主席说过:“大学不可能学到以后工作中遇到的所有具体问题的答案,学到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自己研究问题,在工作实践中再学习,要研究新问题。


 
 


研究新问题,就是在工作中不断地研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设计是手工的,好多计算都是手工进行的,比如说差压装置,调节阀,流量测量都是手工计算。叶总1982年毕业,1983年室里来了一台袖珍型计算机,他就琢磨着,能不能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不但用那台袖珍计算机编制了节流装置计算程序,还到石油学院的计算机房调试了更完善的程序,为以后的计算软件打下了基础。那时候他们单位也逐渐地装备计算机,从袖珍机到一代又一代PC机,软件也从单一程序到CAD软件包。最后开发出自己的软件包,把设计工作从图板上解放出来。为了更好使用计算机,他补充学习了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学习了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设计、软件工程、数据交换、数据制表等课程和资料。

 

 

 

叶总给我们讲了他们自己动手开发专用CAD软件的故事,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减轻了工作强度、减少了设计差错、加快了设计进度、节约了时间,而且更简便实用。限于篇幅和专业,这里就不详述了。

 

 

 

叶总谈到,从事仪表设计工作40年,技术上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大多来自国外供应商的宣传与误导,典型事例之一就是仪表接地。在1970到1990年的模拟仪表时代,控制仪表的接地都是正确的,是与电气共用接地装置的,没有一点儿问题。可是到了1990年,一家著名的美国DCS供应商的提供的工程资料和要求都是分别单独接地,接地电阻要求是1欧姆甚至更小,造成接地的混乱和故障隐患。叶总用电子电路原理、电气规范、IEC和API的标准、多年的工程实践为证据质疑,那家外国公司拒不接受。这个错误蔓延到所有的设计单位和用户,很多人都坚信老外说的就是金科玉律,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石油化工仪表及控制系统的接地方法十几年,造成了现场多起损坏安全栅及DCS卡件的事故。叶总坚决抵制仪表系统分散独立接地的错误,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和接地系统。在自控中心站和自控室的支持下,针对老外的这个错误和影响,修改《仪表接地设计规范》,该规范自2003年批准实施后,纠正了老外的错误做法,现在已经普及了正确的方法。采用该规范的接地方法近廿年的无数仪表和控制系统再也没有发生因接地造成的事故,而在这家外国公司的DCS后来一代产品中,老外也纠正了自己以往的错误规定和做法。

 

 

 

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采用和吸收好的、正确的观念和方法,但不迷信老外的标准和说法,独立思考、分析、辨析,坚决抵制错误做法是叶总的一贯作风。

 

 

 

在叶总工作中,也遇到过生僻的边缘科学。2003年他们开始做一个南方的多雷区的新建炼油厂项目。仪表防雷是个陌生的边缘科学,学校里没有这门课程,没有工程标准规范。雷电防护学界的未知领域很多,学术争论不断,讨论非常活跃,很多问题没有答案。那怎么解决眼前就要进行设计的工程问题呢?叶总不惧困难地踏进了仪表及控制系统雷电防护的“雷区”,上了这艘航途不明的“船”。他在物理学、电工学、电子学、概率学等的基础知识上,又学习防雷的基础知识和工程技术,研究仪表和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技术,实践适用于工程设计的仪表及控制系统防雷工程技术。通过这个项目的仪表防雷工程研究和实践,解决了全厂仪表雷电防护的难题,取得了多雷地区炼油厂全厂仪表运行多年无一遭受雷击损坏的成果。做了一个设计,学了一个边缘学科,研究了一门技术,实践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取得了一项满意的成功,还编制了一篇行业规范。是不是很有意思?

 

 




 


叶总参加编制了一个国家标准,主持编制了四个行业标准。有两个是他主笔的,一个是接地的,一个是防雷的,都属于“疑难杂症”,专业内少人可及,都是别人不愿意干的,比较边缘的,没有可以引用或参考的类似标准规范。编制规范时,有些问题是有争议的,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是根据他的理论知识和长期的工程实践相结合提出正确的答案,拨乱反正,编制而成,工程实践的事实证明叶总是对的。他说在工作中、编制规范中发现,外国的有些东西不一定对,不要迷信老外的说教。许多专业问题和工程错误都是国外供应商的宣传和误导。也不能说老外是故意的,但确实是错了,老外也有错误!老外之间也有不同的做法和说法,也有争议,外国的标准规范也有不少错误,老外自己也承认、纠正过一些。所以要洋为中用、分辩对错、科学分析。外国好的东西,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这都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不但要学习,还要动脑筋思考,举一反三,做出自己的东西来。千万不能迷信外国,不能说是外国的东西我们就照搬,但现在把外国错误的资料和做法当成是正确的东西无条件执行,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仪表专业从设计方法、设计工具(软件)、标准规范、设计对象、仪表选用、设计方案等方面,处处都面临老外的影响和干扰,除了可以借鉴、学习的以外,大都是企图。老外就是真心实意地帮助中国吗?不是!绝大多数是为了商业利益!

 

 

 

在设计院工作这40年里,留给叶总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老一代设计人员的榜样。他们工作中的优良作风、优秀品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精神是叶总崇拜、尊敬、学习和效仿的。叶总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对他工作有很大启发的领导、同事。

 

 

 

叶总谈及:原仪表副总王荣贵;工艺专业的杨院士;机械工程师郭秀萍;大庆设计院仪表主任张士洪;原兰州设计院的副总黄衍平;还有自控中心站的老站长宋之雄,等等。

 

 

 

1983年,叶总跟着机械工程师郭秀萍到淮南石油机械厂,配合设备制造。在调试的过程中,发现控制系统调不通,不能完成预定的控制功能。这个大机柜里面有上百个电器、设备元件,逻辑电路非常复杂。那时叶总参加工作才一年多,没接触过这玩意儿。郭工鼓励他说,这是实验设备,没有参考,没有人做过,必须独立完成,没有退路!叶总根据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参考了一本其他行业的相关专业书,找出了问题、修改了原设计、提出新的控制方案,重新设置控制机柜,成功地完成了设备的试制。这次工作给了他很大启发,工作中一定会遇到前所未见的问题,不要怕困难,所学的基础知识足够了,要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解决了问题,完成了工作,你会觉得很高兴。通过这项工作,他读了一本书,学了一门课,做了一个实验,完成了一项任务、写了一篇总结,思想上、技术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叶总很感谢在他的工作中类似的人和事,举不胜举。

 

 

 

叶总从他的儿时教育,谈到新中国的教育,谈到自我价值实现,谈到资本主义的管理学,谈到新型管理的鞍钢宪法,谈到新中国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谈到仪表行业, 谈到国家的炼油产业、化学工业,谈到能源,谈到电力……

 

 

4

 

 

 

“对中国仪表行业的想法”

 

 

 

叶总的博学令我们叹为观止!目前,世界处于数字化发展时代,中国处于紧追不舍的战略发展阶段,叶总也对中国仪表行业的作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继承和发扬我们传统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认真努力、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件事儿。例如:当年的“上海制造“,带动了众多的中国名牌,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新中国做出了像南京长江大桥、成昆铁路、大庆油田、人工合成胰岛素、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等等,无数从无到有的奇迹,现在应该发扬光大。

 

 

 

第二,虚心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洋为中用,取长补短,发展中国自己的科学、技术、商品、管理、服务。但要注意,不是简单的模仿和照搬,也不要迷信老外。

 

 

 

第三,依托科研院所、大型国企和优秀民营企业,投资长期发展的基础科学、基础工业和新生技术,弥补这些研究、开发的短期市场效益的不足,鼓励有潜在前途但没有短期效益的科研,鼓励积极的自主创新,研究、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提高我们未来的发展潜力和解决当前的不足。

 

 

 

第四,从长计议,一方面加快国产化进程,中国的制造商、仪表产品要争气!动脑筋采用新型技术和方案,制造出我们自己的优质、可靠的先进仪表;另一方面用户要给与一定的宽容度,给国产仪表应用的舞台,在应用中改进、提高水平。中国的石油化工工业已经给老外当了多年的“实验田”,不要总把自己的工厂作为老外的实验田。要给一部分中国自己的仪表应用。最近这20年,中国充当了老外仪表的大试验田,该留一块我们自己的实验田了。

 

 

 

第五,继续发挥国内供应商快速响应、优质服务的长处,研究仪表产品的运行状态、故障原因、维修保养方案,预防为主,保持仪表良好的运行状态,实现石油化工装置运行的“安、稳、长、满、优”。如果实现了长期、稳定、良好的运行,就不会发生异常和事故,而不是仅仅着眼于风险管理和事故处理。

 


 




 

十几年来,国产仪表的水平、质量、服务都在提高,特别是在重要的场合代替进口仪表的众多事例,也逐渐转变了一些用户的看法,开始关注、应用国产仪表。国产仪表是有前途的,发展到今天,无论制造水平、装备水平、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售后服务,都已经比10年、20年前有了持续的、很大的进步。踏踏实实、戒骄戒躁、精益求精、重视现场、从长计议、拓展研究,会有光明前途的。

 

 

 

提及国家的战略目标、2025中国制造,叶总觉得这对于仪表行业来说,题目和范围太大。还是不要炒作概念、不要好高骛远,要关注眼前。我们的企业生产什么,就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要经常看看我们产品跟人家先进的东西有什么差距,现场运行有什么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从运行和使用的观点出发,不断改进、发展、做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响应国家的“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

 

 

 

叶总认为,当好仪表技术人员,无论是工人、技师还是工程师,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遵循标准规范,循规蹈矩,动脑筋、想方法,运用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并试着提高工作目标和水平。引进、吸收国外技术的时候,要避免崇洋媚外,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标新立异,积累经验、提高技术,向国外的先进产品看齐。

 

 

 

我们中国人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希望借助于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但是西方国家永远不会把最好的技术卖给我们,即使是能卖给我们的技术也是以高额利润为前提的。所以中国人要争气,设计人员要争气,仪表制造要争气!仪表人要争气!这是在和叶总聊天中,他给我们最强烈的感受!

 

 

 

仪表圈非常感谢叶总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和对中国仪表业的诚挚感情!

 

 

 

 
 

END

 

 

 

 

下期预告:

 

《圈友》 | 三宁化工集团“智能工厂”大有作为

 

——记录三宁化工集团“智能工厂”推进手杨文华的故事

 

 

 

叶总说:

 

产品的技术、质量、水平是设计、制造、管理、检验出来的,不是认证出来的!认证机构懂得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检验吗?认证给予制造商关键的核心技术了吗?

 

 

 

您对现在名目繁多的认证怎么看?

 

本文由仪表圈整理编辑,如需转载,请联系圈秘微信:ybren2022全文转载,不得断章取义。

 

更多技术问题,欢迎加圈秘微信进群,和专家一对一探讨交流!


 

责编:园园

 

审核:任三多、 甜甜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