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执行器操作规程,新手老手都得学习(连载五)

 
导读

执行器是我们化工仪表生产过程中用量较大的一类,本文重点讲解单座阀、双座阀、角型阀、套筒阀、三通阀等执行器的技术标准、检查、校验、使用维护以及检修的内容和方法。

 

本规程是气动薄膜调节阀的维护、检修通用规定。适用于石化企业中用于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由气动薄膜执行机构和阀体组成的气动调节阀,包括一般的单座阀、双座阀、角型阀、套筒阀、三通阀等。以下简称调节阀。

 

一、气动薄膜调节阀

 

1、概述

调节阀是自动系统中的终端现场调节仪表。它安装在工艺管道上,调节被调介质的流量,按设定要求控制工艺参数。调节阀直接接触高温、高压、深冷、强腐蚀、高粘度、易结焦结晶、有毒等工艺流体介质,因而是最容易被腐蚀、冲蚀、气蚀、老化、损坏的仪表,往往给生产过程的控制造成困难。因此,在自控系统设计时正确选用之后,必须充分重视调节阀的现场安装、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

 

2、技术标准

(1)标准

  • 外观:零件齐全,装备正确,紧固件不得有松动、损伤等现象,整体洁净。

  • 气源压力:最大值为500KPa,额定值250KPa。

  • 输入信号范围

  1. 标准压力信号范围为20-100KPa或40-200KPa。

  2.  带有电/气阀门定位器时,标准电信号范围为0-10Ma DC或4-20Ma DC。

  3. 两位式控制时,可在气源压力额定值内任意选取。

(2)执行机构气室的密封性

   将设计规定的额定压力的气源通入密封气室中,切断气源,5min时间内薄膜气室中的压力下降不得超过2.5kpa。

(3)基本误差

 各类气动薄膜调节阀基本参数

类别

项别

    不带定位器

     带定位器

       基本误差/%

±5

       ±1.0

          回差/%  

         3

         1.0

始终

点偏差/%

 

气开 

始点

±2.5

±1.0

终点

±5

±1.0

 

气关

始点

±5

±1.0

终点

±2.5  

±1.0

 

(4)始终点偏差

当输入气动薄膜执行机构中的信号为上下限时,调节阀的始终点偏差应不超过上表的规定。它用调节阀的额定行程的百分数表示。

(5)死区

用调节阀输入信号量程的百分数表示,它应不超过3%。

(6)耐压强度调节阀应以1.5倍公称压力进行不少于3min的耐压试验,不应有肉眼可见的渗漏。

(7)填料函及其他连接处的密封性

应保证在1.1倍公称压力下渗漏现象。

(8)渗漏量

调节阀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的渗漏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3、检查

(1)外观检查

按本节要求,用肉眼观察的方法进行检查。

(2)执行机构气室的密封性试验

按本节要求将额定压力(一般为140kpa或250kpa)的气源输入薄膜气室中,切断气源。

(3)基本误差校验

按本节规定的输入信号平稳地按增大和减小方向输入薄膜气室(或定位器),测量各点所对应的行程值,按下式计算实际“信号—行程”关系与理论关系之间的各点误差。

其最大值即为基本误差。   

(4)、回差校验

按本节要求,校验,在同一输入信号点所测得的正反行程的最大差值即为回差。

(5)始终点偏差校验

   按本节要求,将输入信号的上、下限值分别加入薄膜气室(或定位器),测量相应的行程值,按4-1-1式计算始终点偏差。要特别注意到保证气开式调节阀的始点、气关式调节阀的终点在阀关位置上。

(6)死区校验

按本节要求,在输入信号量程的25%、50%、75%三点上进行校验,其方法为缓慢改变(增大和减小)输入信号,直到观察出一个可察觉的行程变化(0.1mm),此点上正、反两方向的输入信号差值即为死区。

(7)耐压强度试验

     按本节要求,用1.5倍公称压力的室温水,在调节阀的入口方向输入阀体内,另一端封闭,使所有在运行中受压的阀腔同时承受5min的试验压力。试验期间,调节阀应处于全开位置。

(8)填料函及其他连接处的密封性试验

   按本节要求,用1.1倍公称压力的室温水,按规定的入口方向输入调节阀的阀体,另一端封闭,同时使阀杆作1~3次往复动作,持续时间不应少于5min,观察调节阀的填料函及上、下阀盖与阀体的连接处。

(9)泄漏量试验

在薄膜气室中按不同作用方式输入一定的操作气压,使调节阀关闭。将温度为室温的相对恒定的水压,按规定的入口方向输入调节阀,另一端放空,用秒表和量杯测量其1min的泄漏量。

 

4、运行维护

(1)调节阀在投入运行前应做系统联校。

(2)调节阀工作时,前后的切断阀应全开,副线阀应全关。整个管路系统中的其他阀门应尽量开大,通常调节阀应在正常开度范围(20%~80%)内工作。 

(3)使用带手轮的调节阀应注意手轮位置指示标记。

  1. 在侧面安装的,应在中间或“自动”位置。

  2. 在顶部安装的,应在最高位置。

  3. 作限为用的,应在预定位置。

(4)调节阀在运行中严禁调整阀杆和压缩弹簧的位置。

(5)经常检查调节阀及定位器等附属设备。

  • 气源及输入、输出信号是否正常。

  • 阀杆运动是否平稳,行程与输出信号是否基本对应。

  • 连接管路是否严密不漏。

  • 填料函及法兰连接处有无介质外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作技术处理,以保证调节阀正常运行。

  • 定期清扫,保持整洁,特别是阀杆、定位器的反馈杆等活动部位;需加润滑油的填料,一般每星期加油一次,并使注油器内有足够的存油,润滑油的品种不得随便变更。

  • 需在生产现场对调节阀进行解体检查时,必须先将调节阀两边的截止阀关闭,如截止阀有泄漏,应加装盲板,待阀内介质降温、放空降压后方可进行。

     

     

5、检修

(1)停工检修时,在调节阀离线前,应将放空阀打开,降温降压。经生产装置有关人员确认,方可离线检修。

(2)检修的一般程序

打标记→(下线)→清洗→解体→零部件检修→研磨→装配→调校与试验→(上线)→动作检查→回路联试→开车保运。

(3)打标记

为保证调节阀离线检修后能正确复位,应重视打标记程序。其手段可用与调节阀不同颜色的油漆画出,应能清晰地标明以下方位:

  • 调节阀阀体法兰与管道法兰的连接方位;

  • 阀体与上、下阀盖及其执行机构的连接方位(此项可在检修工场内,在解体前进行)。

(4)清洗

滞留在阀体腔内的某些工艺介质是具有腐蚀或放射性的,在进入解体工序前必须以水洗或蒸汽吹扫的方法,将调节阀被工艺介质浸渍的部件清洗干净。

(5)解体

  • 对各连接部位喷洒松锈剂,使解体工作省力省时。

  • 气开式调节阀须往薄膜气室加入适当的气压信号,使阀芯与阀座脱离接触后,方能旋转阀杆,使之与执行机构的推杆分离。

  •  波纹管密封阀应首先将阀体与上阀盖分离后,方可进行其他零部件的解体工作。否则将可能使波纹管受扭曲而遭损。

  • 必要时,须将执行机构组件完全分解,对薄膜、弹簧等易损件进行检查。

  • 每一台调节阀分解后所得的零部件应集中存放,以防散失或碰伤。

(6)零部件检修

  • 生锈或脏污的零部件要以合适的手段进行去锈和清洗,要注意清洁好机加工面,特别要保护好阀杆、阀芯和阀座的密封面。

  • 重点检查部位

  1. 阀体:阀体的内壁和连接阀座的内螺纹处易受流体介质的腐蚀和冲蚀。

  2. 阀座:密封面和与阀体连接的外螺纹处易受到腐蚀和汽蚀。

  3.  阀芯/阀杆组件:阀芯的密封面和调节曲面以及导向圆柱面处均是易受腐蚀和磨损的;阀杆上部与密封填料接触部分亦是易受腐蚀和磨损的;还应注意检查阀芯与阀杆连接不得松动,阀杆不得弯曲(同心度要求≤0.05mm)。

  4. 上阀盖的填料函处的腐蚀。

  5. 阀体、上阀盖、下阀盖各法兰密封面的腐蚀程度。

  6. 执行机构中薄膜片和“O”形密封圈老化、裂损程度。

  • 根据零部件损伤情况各异,决定采用更新或修复处理。

  1. 每一次检修,不论损伤与否,必须更新的零件有密封填料、法兰垫圈、“O”形密封圈。

  2. 经检查发现损伤而又不能保证下一运行周期工作的零件应予更换,如薄膜片、弹簧。

  3. 其余的各式零部件如损伤严重时,应予更新;轻度损伤时,可采用焊补、机加工、钳工等各种手段予以修复。

(7)研磨:调节阀的阀芯与阀座上各有60º斜面处,作为阀关闭时防止内泄漏的密封面,检修时常通过撤销加工后经研磨而修复。

  • 车削60º密封面时,应保证它与该零件的装配定位面的同心度在0.02mm之内,粗糙度3.2。一般不宜加工扩大阀座内孔.

  • 阀芯与装配与阀体内的阀座需配对研磨,并应在保证二者的同心度条件下方可进行.

  • 先粗磨、后细磨,直至阀芯与阀座的密封面为连续线接触,研磨剂应从阀内件上清洗干净。

(8)、装配

  • 在装配的全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各零件相互间的对中性.

  • 阀体与上、下阀盖组装时,应采取对角线“十”字逐次旋紧法。螺栓上应涂抹润滑剂。

  • 密封填料装配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使用开口填料时,应使相邻两填料的开口相错180º或90º.

  2. 在一般情况下,“V”形填料的开口向下,在真空阀中使用时,应使它的开口向上,即为“V”。

  3. 对需定期向填料加注润滑油的调节阀,应使填料函中的填料套(亦称灯笼环)处于适中位置,与注油口对准。

  4. 按填料的材质选用合适的润滑密封油膏。

  • 执行机构与阀两大部件组装时,要注意解体前所作的标记,确保相对方位恢复原位。

(9)、调教与试验:按第四条进行。

(10)、气动执行机构的常见故障与处理

故障状态

原因

措施

 

 

 

 

 

 

 

没有动作

供气压力低。

供给规定的气压。

空气配管堵塞或泄漏。

清扫、加固连接部分、再配管。

膜片紧固部分空气泄漏。。

加固、拆卸、整修(更换)。

推杆部分空气泄漏。

拆卸、更换“O”形圈。

附件异常                

定位器、增速器、电磁阀、液控单向阀等。

不接通附件的情况下,给执行机构的气源接口施加规定的气压。若无异常则对定位器再作调整或附件进行检查、更换。

本体部分或执行机构有异常。

取下支架连接件,检查执行机构的动作,若有异常,则对执行机构进行拆卸、维修。

定位器的灵敏度不合适。

请按定位器的说明书更换负载弹簧。

 

 

动作不稳定。

  (振荡)

因控制流体引起负载变动。(执行机构输出力不足)

加大执行机构。

管道或基座剧烈振动

加固基座或管道。

定位器信号变动。

对定位器的各种设定进行调整、信号系统进行检查。

供气压力变动。

确认或更换供气配管直径。

减压阀发生故障。

对减压阀进行维修、更换。

 

阀座泄漏

执行机构输出力不足、阀座受损。

进行不平衡点的检查、调试,对本体部进行拆卸、维修包括更换零件。

填料、垫圈处泄漏。

紧固螺丝松动,阀杆受损,填料及垫圈老化、硬化。

拧紧螺母、更换填料及垫圈、对阀杆表面修整或更换。

 

本规程适用于石化企业中角行程(DKJ)、直行程(DKZ)电动执行机构的维护、检修

及调校。其他类型的执行机构可参照执行。 

 

二、电动执行机构

 

1、概述

DKJ、DKZ系列电动执行器是以220V单相交流电源作为控制信号的执行器。电动机(M)采用交流可逆电机,驱动量的反馈检测采用高性能的导电塑料电位器(PT),开度信号4-20mADC输出或1.0KΩ电阻输出两种。它把来自调节仪表的标准信号或电动手操器发出的手控信号转换成输出轴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以控制阀门内截流件的位置和其他调节机构,使被控介质按系统规定的状态工作。

 

2、电动执行器的检修

动作频繁的执行机构每运行一年半应大修一次,或与生产装置大修同步进行。

(1)检修

  • 电动机及制动装置

  1. 外观检查及清洁

  2. 检查电机各线圈导线间及其与机壳的绝缘电阻。

  3. 测量线圈直流电组。

  4. 清洗检修电机轴承,加优质润滑油。

  5. 检查转子、定子及线圈。

  • 减速器

  1. 外观检查

  2. 在拆卸位置发送器和减速器以前,要首先卸油孔螺钉,将减速器内的润滑油排净。

  3. 除掉所有的润滑脂,检修后重新填装新的润滑油。

  4. 仔细清洗零部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

  5. 安装调整减速齿轮加润滑油。

  • 位置发送器

  1. 外观检查及清洁。

  2. 更换损坏的元件及老化的导线。

  3. 检查精密导电塑料电位器并测量直流电阻。

  4. 检查限位开关接触是否良好。

     

(2)检查和调整

    为了保证电动执行机构正常工作,必须在装入现场前进行检查和调整。

 

  •  检查

1) 绝缘检查

    a.位置发送器中的电源变压器一、二次侧线圈及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应≥200MΩ。

    b.单相电机线圈间及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200MΩ。

    c.信号回路端子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20 MΩ。

    d.供电回路端子对信号回路的端子绝缘电阻应≥50 MΩ。

2)  减速箱内润滑油检查

    减速箱内加入清洁的润滑油,油位不得低于油标下限,否则应从吊环孔注入润滑油。

3)  紧固件检查

    各紧固件应无松动现象,如有松动务必用旋具拧紧。

4)  可动零部件检查

    手轮及电动机后罩上的手柄(以下简称电动机手柄),在“手动”---“电动”位置切换上能可靠定位,在“电动”位置手轮空转灵活。检查完毕,务必将手轮及电动机手柄复位到“电动”。

5)  接插件检查

各插头插座应安装牢固,接触牢靠,卸下插头检查各接触件应无锈蚀、变形等影响接触的缺陷。

 

  • 调整

1) 接线

电源的相线、中线不能接错,接地必须牢固可靠。

2)  使用现场的动力条件和环境条件应符合本规程技术指标。

3)  执行机构铭牌标识的各项内容符合系统及阀门正常工作的需要。

4)  用500V兆欧表测量本规程所述各组导线间其与壳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规定。

5)  可以根据工作要求选择配用DFD-05,DFD-07及DFD-09型电动操作器。

6)  检查接线正确后,给电动执行器和操作器送电。

7)  先将电机插座拧下断电,并将电机后面“手柄”扳到手动位置。

8)  插动手轮使输出轴转到出厂时调整好的零位上,此时毫安表指示为4mA。

9)  再摇动手轮使输出轴顺时针旋转90,毫安表相应地从4mA到20mA的满度值变化。如果不到或超过满刻度值时,可打开位置发送器罩盖,调“满度调整”电位器使毫安表准确值指示到20mA的示值。

10) 将电机插座拧上,并将电机后面“手柄”扳到电动位置。按操作“关”按钮这时电动执行器逆时针旋转,毫安表电流指示从20mA向小的方向变化,按操作器“开”按钮毫安表电流指示从小向大的方向变化。

 

3、电动执行机构的安装、调整

(1)安装

  • 执行机构安装在环境温度-10~55℃、相对温度≤95%、无腐蚀性气体的地方,应考虑手动及维修方便。

  • 执行机构应安装在混凝土或金属骨架的基础上并用地脚螺钉紧固,不应有任何松动现象。

  • 执行机构的输出臂通过连杆和球型铰链与调节机构连接,安装时必须调整好有结合处的间隙。

  • 执行机构在出厂时未加润滑油,在正式投入运行前应取下机座上方的吊环螺钉,从该螺钉内加入机油,机油的注入量从油窗上观察,油面应位于油窗中间。

  • 对于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及阀安装在便于调整、检修、拆卸的地方,要加支撑。如果露天或高温处应适当采取降温和防日晒雨淋措施。

  • 执行程电动执行机构及阀安装前应彻底清洗管道内焊渣及其他杂物,清洗时应将阀至于全开位置。

  • 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最好安装在有旁路管道的管道上,发生故障时便于维修不影响生产。介质流向应按阀体上箭头方向安装,

  • 电动执行机构的电气安装,应根据电气安装有关施工要求进行。隔爆型产品按“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安装规范”要求进行。

 

(2)调整

执行机构在出厂时,输出轴的零始位置不一定和现场所需要的起始位置一致,在使用时就需要重新调整执行机构的零始位置。

  • 机械限位的调整

松开紧固制动快的螺母,将手轮及电机手柄置于“手动”位置,摇动手动使输出轴转动到对于应的起始零位,使一个制动快贴住输出臂,紧固好固定制动快的螺母;摇动手轮使输出轴转动90º,使另一个制动快贴住输出臂另一侧紧固好螺母。

  • 电气限位的调整

卸下电机插头,拆下位置发送器罩盖,摇动手轮使输出轴转动到起始位置,松开紧固凸轮的圆螺母,手握下限限位凸轮,转动接近并压动微动开关,拧紧圆螺母;摇动手轮使输出轴转动到上限位置,稍微松开紧固凸轮的圆螺母,手握上限限位凸轮,转动接近并压动微动开关,拧紧圆螺母。

  • 执行机构位置反馈信号的调整

  1. 置电动手操器为“手动”状态,接通电源后按“关”按钮,执行机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位置反馈信号减小,当输出轴转动到下限位置时,微动开关被凸轮压动,电动机失电停转,输出轴停止在规定行程下限。松开固定导电塑料电位器的2个压板,缓慢转动导电塑料电位器的外壳,这时反馈电流趋于减小到工作范围下限4mA左右。紧固好压板,用螺丝刀调整位置反馈板上的“零位调整”电位器,使位置反馈电流为工作信号范围的下限4mA。

  2.  按“开”按钮,执行机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位置反馈信号增加,当输出轴转动到上限位置时,微动开关被凸轮压动,电动机失电停转,输出轴停止在规定行程上限。用螺丝刀调整位置反馈板上的“满度调整”电位器,使位置反馈电流为工作信号范围的上限20mA。

  3. 当要求执行机构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位置反馈电流减少,则需要变更执行机构接线,此时将执行机构插座上的8(9,10)和3(4,5)对调;另外将导电塑料电位器1,3端头的接线对调重新焊接,并且相应的终端限位开关也应与断开电机的方向一致。

     

4、日常维护

  • 电动执行机构应经常进行维护,对于振动较大的场所应经常检查紧固件是否松动,接插件接触是否良好,锁紧是否可靠。

  • 检查输出轴及连接机构是否灵活可靠,机械限位块是否牢固。

  • 检查减速器是否漏油,油位是否在油窗中心线以上,如有漏油,是否密封件损坏或者螺丝没拧紧。

  • 检查电机的温升情况是否正常,当电机温度过高时,要检查电机过热原因。

  • 检查执行机构和电机转动时声音是否正常,制动机构动作是否正常,手轮是否脱出。

  • 如果在灰尘较多的环境中运行,执行机构要定期清扫,保持表面清洁。

  • 查执行机构防灰尘、防日晒雨淋设施是否良好,防止雨水从位置发送器及穿线孔进入到执行机构内部,造成线路板短路或模块烧坏。

  • 在易燃易爆场所严禁通电开盖维修,严禁对隔爆面进行敲打,也不得磕伤和划伤隔爆面,维修后仍应符合产品的隔爆要求。

  • 常见故障与处理

故障现象

分析、判断

处理方法

1、执行机构发生自锁。

利用现场显示功能,分析、判断故障:

 
 

1、输入信号消失;

检查相应线路,排除其故障。

 

2、反馈信号消失;

检查相应线路,排除其故障。

 

3、油泵停,动力失电;

要求工艺叫电气排除其故障。

 

4、系统油压低:

a、 由于油泵出口压力低或油路故障所致;

b、 检测油压低的压力继电器坏。

 

a、 要求工艺叫钳工排除其故障。

b、 更换新的压力继电器。

 

5、跟踪失调:

a、 工艺调节信号过快所致;

b、 阀体卡;

c、 跟踪带宽变窄,或跟踪时间变短。

 

a、 要求工艺重新调整操作。

b、 要求工艺解决阀卡的问题。

c、 重新调整跟踪带宽或时间至合适位置。

2、阀波动

1、增益过大。

重新调整增益。

 

2、位置传感器信号波动。

排除线路故障,或更换位置传感器。

 

3、主放板老化,或母板和插拔件接触不良。

更换主放板,或清洗母板和插拔件接触部位等。

 

4、察看显示功能,检查各基准电压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

调整各相应基准电压至允许范围之内。

 

5、伺服放大器有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6、动力油老化,或有异物。

要求更换动力油。

3、阀调节不灵敏

增益过小

重新调整增益。

4、显示功能上的各种参数都正常,但是阀不能动作。

1、检查至自锁电磁阀的电压、电流以及伺服电磁阀的电压是否异常。

检查相应线路,或更换主放板、母板,排除其故障。

 

2、检查自锁电磁阀是否完好。

修复或更换自锁电磁阀。

 

3、油路故障。

要求工艺叫钳工排除其故障。

 

4、伺服放大器有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本规程适用于石化企业中用于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气缸式执行机构,包括单气缸、双气缸,按其输出轴形式又分为角行程式和执行程式。

 

三、气缸式执行机构

 

1、概述

     气缸式执行机构以压缩净化空气为动力,定位器接受4-20mADC信号或20-100KPa气信号,输出一定风压的气信号至执行机构气缸,角行程双气缸执行机构通过两侧活塞导向部位的齿条带动齿轮使输出轴旋转0º-90º,角行程单气缸执行机构的结构除增加弹簧组件与双气缸型相同;直行程双气缸执行机构通过气缸两侧的压差,使推杆作直线位移,直行程单气缸通过气缸风压克服弹簧力而使推杆作直线位移,输出轴和推杆带动风门、挡板、阀门产生阀位的变化,达到调节作用。气缸式执行机构一般用于高静压、高压差及其他需要输出推力较大的场合。

 

2、校验

(1)检查

  • 外观检查

表面清洁,零部件齐全,无锈迹,定位器气源压力正常,风管线及执行机构输出轴、限位件周围无泄漏。反馈杆和连接的紧固件无松动。

  • 部件检查

仔细检查气缸内壁、齿条与齿轮啮合面、活塞及输出轴承上是否

  • 损伤,定位器恒节流孔、喷嘴挡板、放大器是否堵塞。

(2)校验

 以KOSO系列电气阀门定位器为例。

  • 校验前的准备工作

调校前要对定位器进行以下确认操作:

  1. 反馈凸轮面A和B的选择符合实际要求。

  2. 反馈凸轮位置调整,以阀开度为50%时滚轮对准凸轮中间一条基准线为原则。

  • 调零及行程调整

输入0%开度,然后将输入信号分别调到50%及100%,用调行程旋钮调到相应行程,由于零点会略有变动,因此需按上述方法反复调整,观察至少5个等分点,使回差和非线性误差达到本节3.1规定的技术指标。

(3)气密性试验

将500KPa的气压输入气缸的每一气室中,切断气源,在5min内每一气室内压力降低值不应超过5kpa。

(4)增益调整

如果定位器与执行机构的容量不匹配,就会产生超调或收敛时间等问题,如此就需要更换定位器内的负载弹簧,弹簧有标准型、单气缸型、、双气缸型。

(5)零敏度调整

由于调节阀填料的摩擦力大等原因,要连续调整定位器的灵敏度时,可进行灵敏度条整,以取得最佳效果,调整螺钉的调节为90º左右,不得超过原位置的1/4圈,调整结束后,为防止误操作,应盖上保护盖。

 

3、维护与故障处理

(1)手动/自动无挠动切换

  • 自动切换到手动

  1. 双气缸型执行机构:打开均压阀,关闭气源阀;将手动--自动切换手柄切换到手动位置,即可进行手动操作。

  2. 单气缸型执行机构

将手动--自动切换手柄切换到手动位置,即可处于手动控制状态后,关闭气源阀,即可进行手动操作。

(2)手动切换到自动

手动操作结束后,将手动--自动切换手柄切换到自动位置,关闭均压阀(对于双气缸),打开操作气源,就可以进行自动操作。

(3)日常检查

  • 查看供气是否正常及气源净化情况。

  • 查看各连接处的,密封情况。

  • 查看执行机构运行是否灵活,有无杂音、振动。

  •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作好检查记录。

(4)定期维护

  • 定期进行机构外部清洁工作。

  • 定期给支架轴承加黄油润滑。

  • 每12个月校验一次。如果生产不允许,可安排检修时进行,校验内容按本节的要求进行。

  • 常见故障与处理

故障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

 

外 泄

 

活塞杆端漏气

活塞杆安装偏心

润滑油供应不足

活塞密封圈磨损

活塞杆轴承配合面有杂质

活塞杆有伤痕

重新安装调整,使活塞杆不受偏心和横向负荷。

检查油雾器是否失灵。

更换密封圈。

清洗除去杂质,安装更换防尘罩。

更换活塞杆。

缸筒与缸盖间漏气

缓冲调节处漏气

 

 

活塞两端串气

活塞密封圈损坏

润滑不良

活塞被卡住,活塞配合面有缺陷。

杂质挤入密封面

更换密封

检查油雾器是否失灵

重新安装调整,使活塞杆不受偏心和横向负荷。

除去杂质,采用净化压缩空气。

 

输出力不足

动作不平稳

润滑不良

活塞或活塞杆卡住

供气流量不足

有冷凝水杂质

检查油雾器是否失灵

重新安装调整,消除偏心横向负荷。

加大连接或管接头口径

注意用净化干燥压缩空气,防止水凝结。

 

缓冲效果不良

缓冲密封圈磨损

调节螺钉损坏

汽缸速度太快

更换密封圈

更换调节螺钉

注意缓冲机构是否适合

 

损伤

 

活塞杆损坏

有偏心横向负荷

活塞杆受冲击负荷

气缸的速度太快

消除偏心横向负荷

冲击不能加在活塞杆上

设置缓冲装置

缸盖损坏

缓冲机构不起作用

在外部或回路中设置缓冲机构

 

4、检修

(1)检修周期

气缸式执行机构检修周期一般为一年或与生产装置大修同步进行。

(2)拆卸

  • 拆卸前的注意事项

  1. 气缸内的气压必须降至大气压才能开始拆卸作业,若气缸内部有气压则可能导致人身事故。

  2. 单气缸拆卸必须按拆卸顺序进行,否则可能导致弹簧弹出伤人。

  3. 在拆卸作业中,应避免损伤气缸内壁,输出轴、齿轮及齿条的表面。

  • 附件拆卸

装有附件的执行机构在拆卸前,先将空气配管及电气配线拆下,再拆附件。

  • 手动操作机构拆卸

松动内六角螺栓,拆下刻度板,松开紧固手动操作机构箱盖的六角螺栓与弹簧垫圈,拆下箱盖,将内六角螺栓松开后拆下;对于隐藏在涡轮后面的内六角螺栓,转动手轮,将其拆下;将手动操作机构从气缸拆下,对涡杆与涡轮的啮合面进行检查,若无异常,注油后复原,否则更换相应部件。

  • 气缸盖拆卸

  1. 双气缸型执行机构将内六角螺栓松开后与弹簧垫圈一起拆下,然后拆下气缸盖于O形圈。

  2. 单气缸型执行机构将内六角螺栓转动4-5圈仍不能对角线的两个内六角螺栓旋紧,拆下其他的内六角螺栓,然后换上两个长度约为内六角螺栓螺纹长度2倍的长螺栓,用六角螺母钉拧紧后,拆下剩余的两个内六角螺栓,再将两个长螺栓上的六角螺母均衡松开,直至弹簧松弛时吃啊下两个长螺栓,然后拆下气缸盖于O形圈。

  • 活塞拆卸:对于小尺寸执行机构,用垫片垫好执行机构气缸后,固定在台钳上;对于较大尺寸执行机构,将其平稳地放置在木板或较厚的胶合板上。用扳手卡住出力轴方头部逆时针转动(从执行机构上部看),使活塞上的齿条和输出轴相连的齿轮分离后,将2个活塞分别从气缸两侧拆下对滑动块、滑动环、O形圈、活塞导向键表面进行检查,若有磨损及时更换新的零件。

  • 输出轴拆卸:松开内六角紧固螺栓,拆下刻度牌,用专用工具拆下弹性挡圈和垫圈,用铜棒击打输出轴端面,从相反侧取出输出轴,依次拆下齿轮、平键、轴套、轴承、O形圈。

  • 限位件拆卸:拆下装在气缸盖上的外限位螺钉和装在活塞上的内限位螺钉,同时拆下锁紧垫圈、O形圈。

  • 零部件检查:拆卸完成后,清洁各零部件;仔细检查各零件是否完好,特别是气缸内壁、齿条与齿轮啮合面、活塞及输出轴的轴承上是否有损伤,否则更换损伤部件。

(3)装配

装配执行机构时,按执行机构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并向气缸的内壁、齿条及小齿轮的啮合面、轴的导向部位、手动操作机构等部位加注润滑油脂。活塞装配结束后,顺时针旋转输出轴,确认输出轴方头部的V形槽与气缸近似成直角,如偏差小,可用设在活塞中心部位的内限位螺钉进行调整,如偏差较大,则须重新进行装配。

 

(4)调整

装配后进行下述调整,若不合格再次拆卸,检查出原因在进行装配。

  • 确认阀开及阀关位置

1) 调整与确认内限位螺钉

a、单气缸正作用型:阀开状态的调整与确认。

以输出轴方头部的V形槽为基准,确认从阀开到阀关是否转换到规定的角度,否则重新调整内限位螺钉。

b、双气缸及单气缸反作用型:阀关状态的调整与确认。

确认阀板处于关闭位置,否则重新调整内限位螺钉。

2) 调整与确认外限螺钉

a、单气缸正作用型:阀关状态的调整与确认。

确认阀板处于关闭位置,否则重新调整外限位螺钉。

b、双气缸及单气缸作用型:阀开状态的调整与确认。

确认阀板达到规定的开度,否则重新调整外限位螺钉。

 

本规程规定了执行器附件的技术标准、检查校验、使用维护以及检修的内容和方法。本规程适用于石化企业阀门定位器(电/器、气动、智能)、电磁阀(二位三通、二为五通)、电/气转换器的维护和检修。

 

四、执行器附件

 

1、阀门定位器

(1)概述

阀门定位器是调节的主要附件,它与气动调节阀配套使用,接受调解器(包括DCS或PLG的调节回路)、气动仪表或电气转换器的输出信号,然后输出气信号去控制气动调节阀,当调节阀动作后,阀的阀位又通过机械装置反馈到阀门定位器,从而使阀门的位置能按调节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正确定位。

 

阀门定位器的产品按其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可以分成电气阀门定位器、气动阀门定位器和智能阀门定位器。电气阀门定位器能够起到电气转换器和气动阀门定位器的两种作用。

 

阀门定位器能够增大调节阀的输出功率,减少调节信号的传递滞后,加快阀杆的移动速度,能够提高阀门的线性度,克服阀杆的摩擦力并消除不平衡力的影响,从而保证调节阀的正确定位。

 

通用型阀门定位器可用于弹簧抚慰型(但动作型)执行器及双动作型执行器,反馈方式通常有直行程和角行程之分,一般均能实现正、反作用的任务选择,反馈凸轮特性有线性、等百分比等特性选择。

 

智能型电气阀门定位器性能稳定、调校方便;有自动校准系统和HART协议通讯功能;能实现与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直接通讯,具备强大自诊断功能及其他扩展功能,控制更精确、稳定,维修简单。

 

(2)、电气、气动阀门定位器(以KOSO系列阀门定位器为例。)

  • 检查校验

1)校准仪器

a.电流信号发生器                                 

b.气动定值器                                       

c.校准压力表                                 

2)定位器的检查校验一般应在调节阀(或执行器)检查校验合格、定位器与调节阀装配好后进行。

3)检查电气(或气动)阀门定位器是否完好、整洁及各零部件是否紧固。

4)改变电流输入信号,观察各机构动作是否正常。

5)输入50%信号,此时阀的行程应处于50%的位置,且反馈杆应处于反馈全行程的中间位置。否则,进行调整(非线性特性定位器参照说明书调整)。

6)输入零位信号和满量程信号,阀门行程应与之对应。否则,要分别调整调零旋钮、行程调节旋钮。

7)进行线性(或区间点)校验,一般不少于5点,且要分别进行正、反行程校验,各指标应符合要求。

7)在上述校验中均应及时作好校验记录,最后出具合格的校验单。

 

  • 使用维护

1) 安装时,保证各管路整齐,严密不漏;反馈杆和联接部件牢固可靠;电气接线或气路配管不松动,能正常运行。

2) 经常检查气源压力是否符合要求;电气或气动阀门定位器与气动阀门动作是否满足要求。

3) 根据实际情况每6个月左右向定位器反馈传动轴加注相应的润滑油。

4) 电气阀门定位器要整洁、完好。

5) 进行定期校准,校准周期一般为一年。

 

  • 检修

1) 检修周期:电气或气动阀门定位器应一年进行一次检修或与生产装置大修同步进行。

2) 消除电气阀门定位器内外灰尘、油污。

3) 对传动、转动部件清洗并加注相应的润滑油。

4) 对定位器进行检查,对故障部件进行更换或修理。

5) 检查并拧紧各紧固件。

6) 与调节阀联动校验,并作好检修记录。

7) 对定位器配线导管整理排列,横平竖直,接头紧固无泄漏。

 

五、电磁阀

 

1、概述

电磁阀是利用电磁力的作用,推动发信换位,以实现气流或液流换向的阀类。通常是由电磁控制部分和换向部分(主阀)两部分组成。按照电磁阀控制部分对换阀堆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动式电磁阀和先动式电磁阀;按使用的电压分交流、直流两类;按润滑方式,可分为油雾润滑和不许有润滑等;按电控线圈的数量可分为单单电控电磁阀和双电控电磁阀;按照电磁阀介质接口和六路可分为二位直通、二位三通继而为五通电磁阀等。

电磁阀通常用来与控制法配套使用,实现气路切换,从而控制阀门的动作。本规程适用于ASCO二位三通电磁阀、二位五通电磁阀的维护和检修,其他种类电磁阀可参照执行。

 

2、日常维护

(1)  电磁阀应整洁、完好。

(2)  电磁阀密封性能良好。

(3)  确保气源符合指标要求。

(4)  电磁阀在通电状态下,线圈温度无异常。

(5)  定期检查供电情况,电磁阀动作试验周期一般不应超过一年。

(6)  电磁阀的排气口应避免进水、进尘,在环境恶劣的场所要加阻尘器。

 

3、 检修

(1) 检修周期 该仪表应一年进行一次检修或生产装置大修同步进行。

(2) 电磁阀检修前必须先断电。

(3) 不得在电磁阀线圈拆离电磁阀体后通电,否则会损坏电磁阀。

(4) 检查更换电磁阀的已坏部件,确保阀芯、阀芯座无污垢。

(5) 对电磁阀进行性能测试,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六、电/气转换器

 

1、概述

电/气转换器接受4-20mADC的电流信号并将其转换成20-100KPa标准气动信号,本规程以VPI-07为例编写,其他型号的电/气转换器可参照执行。

 

2、检查校验

(1)仪表检查:首先应对检查的电/气转换器清洗干净,检查表内零件是否齐全。在校验前,必须配好缺损零件。

(2)仪表校验

  •  校验仪器

a.电流信号发生器

b.气动定制器                      

c.校准压力表                     

  •  观察仪表个部分是否完整,零部件是否有损坏,然后轻按挡板,观察输出能否达到100KPa以上。如不能达到,说明挡板和喷嘴不平衡(或挡板有损伤),可松开挡板上的锁紧螺母,重新调整挡板的位置,并固定好。重新观察输出,直达到100以上为止。

  • 输入信号为4mA时,输出应为20kpa,否则调整调零电位器。 

  • 把输入电流调到20mA时,观察输出值,调整调量程螺母或量程电位器,直至输出等于100KPa为止。

  • 反复检查零点、量程,直至满足精度要求为止。

  • 将输入电流依次调到8mA、12mA、16mA、20mADC,读取各个输出值,应满足要求。然后减小输入信号,用同样的方法对仪表进行反复校准,其精度及回差均应满足要求。

  • 在上述校验中均应及时作好校验记录,最后出具合格的校验单。

(3)使用维护

  1. 检查仪表运行情况。

  2. 仪表应整洁、干净、完好。

  3. 根据实际情况1年左右校验一次仪表。

(4)检修

  • 检修周期:该仪表表应一年进行一次检修或与生产装置大修同步进行。

  • 检查完好情况。

  • 用无水酒精清洗喷嘴挡板机构,检查有无损伤痕迹。

  • 清洗放大器恒节流孔。

  • 更换不合格的零部件,并注意在拆卸装校时,都不要用较大的力,否则容易损坏零件。

  • 按本节的要求对电/气转换器进行校验。

导读

执行器是我们化工仪表生产过程中用量较大的一类,本文重点讲解单座阀、双座阀、角型阀、套筒阀、三通阀等执行器的技术标准、检查、校验、使用维护以及检修的内容和方法。

 

本规程是气动薄膜调节阀的维护、检修通用规定。适用于石化企业中用于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由气动薄膜执行机构和阀体组成的气动调节阀,包括一般的单座阀、双座阀、角型阀、套筒阀、三通阀等。以下简称调节阀。

 

一、气动薄膜调节阀

 

1、概述

调节阀是自动系统中的终端现场调节仪表。它安装在工艺管道上,调节被调介质的流量,按设定要求控制工艺参数。调节阀直接接触高温、高压、深冷、强腐蚀、高粘度、易结焦结晶、有毒等工艺流体介质,因而是最容易被腐蚀、冲蚀、气蚀、老化、损坏的仪表,往往给生产过程的控制造成困难。因此,在自控系统设计时正确选用之后,必须充分重视调节阀的现场安装、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

 

2、技术标准

(1)标准

  • 外观:零件齐全,装备正确,紧固件不得有松动、损伤等现象,整体洁净。

  • 气源压力:最大值为500KPa,额定值250KPa。

  • 输入信号范围

  1. 标准压力信号范围为20-100KPa或40-200KPa。

  2.  带有电/气阀门定位器时,标准电信号范围为0-10Ma DC或4-20Ma DC。

  3. 两位式控制时,可在气源压力额定值内任意选取。

(2)执行机构气室的密封性

   将设计规定的额定压力的气源通入密封气室中,切断气源,5min时间内薄膜气室中的压力下降不得超过2.5kpa。

(3)基本误差

 各类气动薄膜调节阀基本参数

类别

项别

    不带定位器

     带定位器

       基本误差/%

±5

       ±1.0

          回差/%  

         3

         1.0

始终

点偏差/%

 

气开 

始点

±2.5

±1.0

终点

±5

±1.0

 

气关

始点

±5

±1.0

终点

±2.5  

±1.0

 

(4)始终点偏差

当输入气动薄膜执行机构中的信号为上下限时,调节阀的始终点偏差应不超过上表的规定。它用调节阀的额定行程的百分数表示。

(5)死区

用调节阀输入信号量程的百分数表示,它应不超过3%。

(6)耐压强度调节阀应以1.5倍公称压力进行不少于3min的耐压试验,不应有肉眼可见的渗漏。

(7)填料函及其他连接处的密封性

应保证在1.1倍公称压力下渗漏现象。

(8)渗漏量

调节阀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的渗漏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3、检查

(1)外观检查

按本节要求,用肉眼观察的方法进行检查。

(2)执行机构气室的密封性试验

按本节要求将额定压力(一般为140kpa或250kpa)的气源输入薄膜气室中,切断气源。

(3)基本误差校验

按本节规定的输入信号平稳地按增大和减小方向输入薄膜气室(或定位器),测量各点所对应的行程值,按下式计算实际“信号—行程”关系与理论关系之间的各点误差。

其最大值即为基本误差。   

(4)、回差校验

按本节要求,校验,在同一输入信号点所测得的正反行程的最大差值即为回差。

(5)始终点偏差校验

   按本节要求,将输入信号的上、下限值分别加入薄膜气室(或定位器),测量相应的行程值,按4-1-1式计算始终点偏差。要特别注意到保证气开式调节阀的始点、气关式调节阀的终点在阀关位置上。

(6)死区校验

按本节要求,在输入信号量程的25%、50%、75%三点上进行校验,其方法为缓慢改变(增大和减小)输入信号,直到观察出一个可察觉的行程变化(0.1mm),此点上正、反两方向的输入信号差值即为死区。

(7)耐压强度试验

     按本节要求,用1.5倍公称压力的室温水,在调节阀的入口方向输入阀体内,另一端封闭,使所有在运行中受压的阀腔同时承受5min的试验压力。试验期间,调节阀应处于全开位置。

(8)填料函及其他连接处的密封性试验

   按本节要求,用1.1倍公称压力的室温水,按规定的入口方向输入调节阀的阀体,另一端封闭,同时使阀杆作1~3次往复动作,持续时间不应少于5min,观察调节阀的填料函及上、下阀盖与阀体的连接处。

(9)泄漏量试验

在薄膜气室中按不同作用方式输入一定的操作气压,使调节阀关闭。将温度为室温的相对恒定的水压,按规定的入口方向输入调节阀,另一端放空,用秒表和量杯测量其1min的泄漏量。

 

4、运行维护

(1)调节阀在投入运行前应做系统联校。

(2)调节阀工作时,前后的切断阀应全开,副线阀应全关。整个管路系统中的其他阀门应尽量开大,通常调节阀应在正常开度范围(20%~80%)内工作。 

(3)使用带手轮的调节阀应注意手轮位置指示标记。

  1. 在侧面安装的,应在中间或“自动”位置。

  2. 在顶部安装的,应在最高位置。

  3. 作限为用的,应在预定位置。

(4)调节阀在运行中严禁调整阀杆和压缩弹簧的位置。

(5)经常检查调节阀及定位器等附属设备。

  • 气源及输入、输出信号是否正常。

  • 阀杆运动是否平稳,行程与输出信号是否基本对应。

  • 连接管路是否严密不漏。

  • 填料函及法兰连接处有无介质外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作技术处理,以保证调节阀正常运行。

  • 定期清扫,保持整洁,特别是阀杆、定位器的反馈杆等活动部位;需加润滑油的填料,一般每星期加油一次,并使注油器内有足够的存油,润滑油的品种不得随便变更。

  • 需在生产现场对调节阀进行解体检查时,必须先将调节阀两边的截止阀关闭,如截止阀有泄漏,应加装盲板,待阀内介质降温、放空降压后方可进行。

     

     

5、检修

(1)停工检修时,在调节阀离线前,应将放空阀打开,降温降压。经生产装置有关人员确认,方可离线检修。

(2)检修的一般程序

打标记→(下线)→清洗→解体→零部件检修→研磨→装配→调校与试验→(上线)→动作检查→回路联试→开车保运。

(3)打标记

为保证调节阀离线检修后能正确复位,应重视打标记程序。其手段可用与调节阀不同颜色的油漆画出,应能清晰地标明以下方位:

  • 调节阀阀体法兰与管道法兰的连接方位;

  • 阀体与上、下阀盖及其执行机构的连接方位(此项可在检修工场内,在解体前进行)。

(4)清洗

滞留在阀体腔内的某些工艺介质是具有腐蚀或放射性的,在进入解体工序前必须以水洗或蒸汽吹扫的方法,将调节阀被工艺介质浸渍的部件清洗干净。

(5)解体

  • 对各连接部位喷洒松锈剂,使解体工作省力省时。

  • 气开式调节阀须往薄膜气室加入适当的气压信号,使阀芯与阀座脱离接触后,方能旋转阀杆,使之与执行机构的推杆分离。

  •  波纹管密封阀应首先将阀体与上阀盖分离后,方可进行其他零部件的解体工作。否则将可能使波纹管受扭曲而遭损。

  • 必要时,须将执行机构组件完全分解,对薄膜、弹簧等易损件进行检查。

  • 每一台调节阀分解后所得的零部件应集中存放,以防散失或碰伤。

(6)零部件检修

  • 生锈或脏污的零部件要以合适的手段进行去锈和清洗,要注意清洁好机加工面,特别要保护好阀杆、阀芯和阀座的密封面。

  • 重点检查部位

  1. 阀体:阀体的内壁和连接阀座的内螺纹处易受流体介质的腐蚀和冲蚀。

  2. 阀座:密封面和与阀体连接的外螺纹处易受到腐蚀和汽蚀。

  3.  阀芯/阀杆组件:阀芯的密封面和调节曲面以及导向圆柱面处均是易受腐蚀和磨损的;阀杆上部与密封填料接触部分亦是易受腐蚀和磨损的;还应注意检查阀芯与阀杆连接不得松动,阀杆不得弯曲(同心度要求≤0.05mm)。

  4. 上阀盖的填料函处的腐蚀。

  5. 阀体、上阀盖、下阀盖各法兰密封面的腐蚀程度。

  6. 执行机构中薄膜片和“O”形密封圈老化、裂损程度。

  • 根据零部件损伤情况各异,决定采用更新或修复处理。

  1. 每一次检修,不论损伤与否,必须更新的零件有密封填料、法兰垫圈、“O”形密封圈。

  2. 经检查发现损伤而又不能保证下一运行周期工作的零件应予更换,如薄膜片、弹簧。

  3. 其余的各式零部件如损伤严重时,应予更新;轻度损伤时,可采用焊补、机加工、钳工等各种手段予以修复。

(7)研磨:调节阀的阀芯与阀座上各有60º斜面处,作为阀关闭时防止内泄漏的密封面,检修时常通过撤销加工后经研磨而修复。

  • 车削60º密封面时,应保证它与该零件的装配定位面的同心度在0.02mm之内,粗糙度3.2。一般不宜加工扩大阀座内孔.

  • 阀芯与装配与阀体内的阀座需配对研磨,并应在保证二者的同心度条件下方可进行.

  • 先粗磨、后细磨,直至阀芯与阀座的密封面为连续线接触,研磨剂应从阀内件上清洗干净。

(8)、装配

  • 在装配的全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各零件相互间的对中性.

  • 阀体与上、下阀盖组装时,应采取对角线“十”字逐次旋紧法。螺栓上应涂抹润滑剂。

  • 密封填料装配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使用开口填料时,应使相邻两填料的开口相错180º或90º.

  2. 在一般情况下,“V”形填料的开口向下,即为“但在真空阀中使用时,应使它的开口向上,即为“V”。

  3. 对需定期向填料加注润滑油的调节阀,应使填料函中的填料套(亦称灯笼环)处于适中位置,与注油口对准。

  4. 按填料的材质选用合适的润滑密封油膏。

  • 执行机构与阀两大部件组装时,要注意解体前所作的标记,确保相对方位恢复原位。

(9)、调教与试验:按第四条进行。

(10)、气动执行机构的常见故障与处理

故障状态

原因

措施

 

 

 

 

 

 

 

没有动作

供气压力低。

供给规定的气压。

空气配管堵塞或泄漏。

清扫、加固连接部分、再配管。

膜片紧固部分空气泄漏。。

加固、拆卸、整修(更换)。

推杆部分空气泄漏。

拆卸、更换“O”形圈。

附件异常                

定位器、增速器、电磁阀、液控单向阀等。

不接通附件的情况下,给执行机构的气源接口施加规定的气压。若无异常则对定位器再作调整或附件进行检查、更换。

本体部分或执行机构有异常。

取下支架连接件,检查执行机构的动作,若有异常,则对执行机构进行拆卸、维修。

定位器的灵敏度不合适。

请按定位器的说明书更换负载弹簧。

 

 

动作不稳定。

  (振荡)

因控制流体引起负载变动。(执行机构输出力不足)

加大执行机构。

管道或基座剧烈振动

加固基座或管道。

定位器信号变动。

对定位器的各种设定进行调整、信号系统进行检查。

供气压力变动。

确认或更换供气配管直径。

减压阀发生故障。

对减压阀进行维修、更换。

 

阀座泄漏

执行机构输出力不足、阀座受损。

进行不平衡点的检查、调试,对本体部进行拆卸、维修包括更换零件。

填料、垫圈处泄漏。

紧固螺丝松动,阀杆受损,填料及垫圈老化、硬化。

拧紧螺母、更换填料及垫圈、对阀杆表面修整或更换。

 

本规程适用于石化企业中角行程(DKJ)、直行程(DKZ)电动执行机构的维护、检修

及调校。其他类型的执行机构可参照执行。 

 

二、电动执行机构

 

1、概述

DKJ、DKZ系列电动执行器是以220V单相交流电源作为控制信号的执行器。电动机(M)采用交流可逆电机,驱动量的反馈检测采用高性能的导电塑料电位器(PT),开度信号4-20mADC输出或1.0KΩ电阻输出两种。它把来自调节仪表的标准信号或电动手操器发出的手控信号转换成输出轴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以控制阀门内截流件的位置和其他调节机构,使被控介质按系统规定的状态工作。

 

2、电动执行器的检修

动作频繁的执行机构每运行一年半应大修一次,或与生产装置大修同步进行。

(1)检修

  • 电动机及制动装置

  1. 外观检查及清洁

  2. 检查电机各线圈导线间及其与机壳的绝缘电阻。

  3. 测量线圈直流电组。

  4. 清洗检修电机轴承,加优质润滑油。

  5. 检查转子、定子及线圈。

  • 减速器

  1. 外观检查

  2. 在拆卸位置发送器和减速器以前,要首先卸油孔螺钉,将减速器内的润滑油排净。

  3. 除掉所有的润滑脂,检修后重新填装新的润滑油。

  4. 仔细清洗零部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

  5. 安装调整减速齿轮加润滑油。

  • 位置发送器

  1. 外观检查及清洁。

  2. 更换损坏的元件及老化的导线。

  3. 检查精密导电塑料电位器并测量直流电阻。

  4. 检查限位开关接触是否良好。

     

(2)检查和调整

    为了保证电动执行机构正常工作,必须在装入现场前进行检查和调整。

 

  •  检查

1) 绝缘检查

    a.位置发送器中的电源变压器一、二次侧线圈及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应≥200MΩ。

    b.单相电机线圈间及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200MΩ。

    c.信号回路端子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20 MΩ。

    d.供电回路端子对信号回路的端子绝缘电阻应≥50 MΩ。

2)  减速箱内润滑油检查

    减速箱内加入清洁的润滑油,油位不得低于油标下限,否则应从吊环孔注入润滑油。

3)  紧固件检查

    各紧固件应无松动现象,如有松动务必用旋具拧紧。

4)  可动零部件检查

    手轮及电动机后罩上的手柄(以下简称电动机手柄),在“手动”---“电动”位置切换上能可靠定位,在“电动”位置手轮空转灵活。检查完毕,务必将手轮及电动机手柄复位到“电动”。

5)  接插件检查

各插头插座应安装牢固,接触牢靠,卸下插头检查各接触件应无锈蚀、变形等影响接触的缺陷。

 

  • 调整

1) 接线

电源的相线、中线不能接错,接地必须牢固可靠。

2)  使用现场的动力条件和环境条件应符合本规程技术指标。

3)  执行机构铭牌标识的各项内容符合系统及阀门正常工作的需要。

4)  用500V兆欧表测量本规程所述各组导线间其与壳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规定。

5)  可以根据工作要求选择配用DFD-05,DFD-07及DFD-09型电动操作器。

6)  检查接线正确后,给电动执行器和操作器送电。

7)  先将电机插座拧下断电,并将电机后面“手柄”扳到手动位置。

8)  插动手轮使输出轴转到出厂时调整好的零位上,此时毫安表指示为4mA。

9)  再摇动手轮使输出轴顺时针旋转90,毫安表相应地从4mA到20mA的满度值变化。如果不到或超过满刻度值时,可打开位置发送器罩盖,调“满度调整”电位器使毫安表准确值指示到20mA的示值。

10) 将电机插座拧上,并将电机后面“手柄”扳到电动位置。按操作“关”按钮这时电动执行器逆时针旋转,毫安表电流指示从20mA向小的方向变化,按操作器“开”按钮毫安表电流指示从小向大的方向变化。

 

3、电动执行机构的安装、调整

(1)安装

  • 执行机构安装在环境温度-10~55℃、相对温度≤95%、无腐蚀性气体的地方,应考虑手动及维修方便。

  • 执行机构应安装在混凝土或金属骨架的基础上并用地脚螺钉紧固,不应有任何松动现象。

  • 执行机构的输出臂通过连杆和球型铰链与调节机构连接,安装时必须调整好有结合处的间隙。

  • 执行机构在出厂时未加润滑油,在正式投入运行前应取下机座上方的吊环螺钉,从该螺钉内加入机油,机油的注入量从油窗上观察,油面应位于油窗中间。

  • 对于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及阀安装在便于调整、检修、拆卸的地方,要加支撑。如果露天或高温处应适当采取降温和防日晒雨淋措施。

  • 执行程电动执行机构及阀安装前应彻底清洗管道内焊渣及其他杂物,清洗时应将阀至于全开位置。

  • 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最好安装在有旁路管道的管道上,发生故障时便于维修不影响生产。介质流向应按阀体上箭头方向安装,

  • 电动执行机构的电气安装,应根据电气安装有关施工要求进行。隔爆型产品按“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安装规范”要求进行。

 

(2)调整

执行机构在出厂时,输出轴的零始位置不一定和现场所需要的起始位置一致,在使用时就需要重新调整执行机构的零始位置。

  • 机械限位的调整

松开紧固制动快的螺母,将手轮及电机手柄置于“手动”位置,摇动手动使输出轴转动到对于应的起始零位,使一个制动快贴住输出臂,紧固好固定制动快的螺母;摇动手轮使输出轴转动90º,使另一个制动快贴住输出臂另一侧紧固好螺母。

  • 电气限位的调整

卸下电机插头,拆下位置发送器罩盖,摇动手轮使输出轴转动到起始位置,松开紧固凸轮的圆螺母,手握下限限位凸轮,转动接近并压动微动开关,拧紧圆螺母;摇动手轮使输出轴转动到上限位置,稍微松开紧固凸轮的圆螺母,手握上限限位凸轮,转动接近并压动微动开关,拧紧圆螺母。

  • 执行机构位置反馈信号的调整

  1. 置电动手操器为“手动”状态,接通电源后按“关”按钮,执行机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位置反馈信号减小,当输出轴转动到下限位置时,微动开关被凸轮压动,电动机失电停转,输出轴停止在规定行程下限。松开固定导电塑料电位器的2个压板,缓慢转动导电塑料电位器的外壳,这时反馈电流趋于减小到工作范围下限4mA左右。紧固好压板,用螺丝刀调整位置反馈板上的“零位调整”电位器,使位置反馈电流为工作信号范围的下限4mA。

  2.  按“开”按钮,执行机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位置反馈信号增加,当输出轴转动到上限位置时,微动开关被凸轮压动,电动机失电停转,输出轴停止在规定行程上限。用螺丝刀调整位置反馈板上的“满度调整”电位器,使位置反馈电流为工作信号范围的上限20mA。

  3. 当要求执行机构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位置反馈电流减少,则需要变更执行机构接线,此时将执行机构插座上的8(9,10)和3(4,5)对调;另外将导电塑料电位器1,3端头的接线对调重新焊接,并且相应的终端限位开关也应与断开电机的方向一致。

     

4、日常维护

  • 电动执行机构应经常进行维护,对于振动较大的场所应经常检查紧固件是否松动,接插件接触是否良好,锁紧是否可靠。

  • 检查输出轴及连接机构是否灵活可靠,机械限位块是否牢固。

  • 检查减速器是否漏油,油位是否在油窗中心线以上,如有漏油,是否密封件损坏或者螺丝没拧紧。

  • 检查电机的温升情况是否正常,当电机温度过高时,要检查电机过热原因。

  • 检查执行机构和电机转动时声音是否正常,制动机构动作是否正常,手轮是否脱出。

  • 如果在灰尘较多的环境中运行,执行机构要定期清扫,保持表面清洁。

  • 查执行机构防灰尘、防日晒雨淋设施是否良好,防止雨水从位置发送器及穿线孔进入到执行机构内部,造成线路板短路或模块烧坏。

  • 在易燃易爆场所严禁通电开盖维修,严禁对隔爆面进行敲打,也不得磕伤和划伤隔爆面,维修后仍应符合产品的隔爆要求。

  • 常见故障与处理

故障现象

分析、判断

处理方法

1、执行机构发生自锁。

利用现场显示功能,分析、判断故障:

 
 

1、输入信号消失;

检查相应线路,排除其故障。

 

2、反馈信号消失;

检查相应线路,排除其故障。

 

3、油泵停,动力失电;

要求工艺叫电气排除其故障。

 

4、系统油压低:

a、 由于油泵出口压力低或油路故障所致;

b、 检测油压低的压力继电器坏。

 

a、 要求工艺叫钳工排除其故障。

b、 更换新的压力继电器。

 

5、跟踪失调:

a、 工艺调节信号过快所致;

b、 阀体卡;

c、 跟踪带宽变窄,或跟踪时间变短。

 

a、 要求工艺重新调整操作。

b、 要求工艺解决阀卡的问题。

c、 重新调整跟踪带宽或时间至合适位置。

2、阀波动

1、增益过大。

重新调整增益。

 

2、位置传感器信号波动。

排除线路故障,或更换位置传感器。

 

3、主放板老化,或母板和插拔件接触不良。

更换主放板,或清洗母板和插拔件接触部位等。

 

4、察看显示功能,检查各基准电压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

调整各相应基准电压至允许范围之内。

 

5、伺服放大器有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6、动力油老化,或有异物。

要求更换动力油。

3、阀调节不灵敏

增益过小

重新调整增益。

4、显示功能上的各种参数都正常,但是阀不能动作。

1、检查至自锁电磁阀的电压、电流以及伺服电磁阀的电压是否异常。

检查相应线路,或更换主放板、母板,排除其故障。

 

2、检查自锁电磁阀是否完好。

修复或更换自锁电磁阀。

 

3、油路故障。

要求工艺叫钳工排除其故障。

 

4、伺服放大器有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本规程适用于石化企业中用于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气缸式执行机构,包括单气缸、双气缸,按其输出轴形式又分为角行程式和执行程式。

 

三、气缸式执行机构

 

1、概述

     气缸式执行机构以压缩净化空气为动力,定位器接受4-20mADC信号或20-100KPa气信号,输出一定风压的气信号至执行机构气缸,角行程双气缸执行机构通过两侧活塞导向部位的齿条带动齿轮使输出轴旋转0º-90º,角行程单气缸执行机构的结构除增加弹簧组件与双气缸型相同;直行程双气缸执行机构通过气缸两侧的压差,使推杆作直线位移,直行程单气缸通过气缸风压克服弹簧力而使推杆作直线位移,输出轴和推杆带动风门、挡板、阀门产生阀位的变化,达到调节作用。气缸式执行机构一般用于高静压、高压差及其他需要输出推力较大的场合。

 

2、校验

(1)检查

  • 外观检查

表面清洁,零部件齐全,无锈迹,定位器气源压力正常,风管线及执行机构输出轴、限位件周围无泄漏。反馈杆和连接的紧固件无松动。

  • 部件检查

仔细检查气缸内壁、齿条与齿轮啮合面、活塞及输出轴承上是否

  • 损伤,定位器恒节流孔、喷嘴挡板、放大器是否堵塞。

(2)校验

 以KOSO系列电气阀门定位器为例。

  • 校验前的准备工作

调校前要对定位器进行以下确认操作:

  1. 反馈凸轮面A和B的选择符合实际要求。

  2. 反馈凸轮位置调整,以阀开度为50%时滚轮对准凸轮中间一条基准线为原则。

  • 调零及行程调整

输入0%开度,然后将输入信号分别调到50%及100%,用调行程旋钮调到相应行程,由于零点会略有变动,因此需按上述方法反复调整,观察至少5个等分点,使回差和非线性误差达到本节3.1规定的技术指标。

(3)气密性试验

将500KPa的气压输入气缸的每一气室中,切断气源,在5min内每一气室内压力降低值不应超过5kpa。

(4)增益调整

如果定位器与执行机构的容量不匹配,就会产生超调或收敛时间等问题,如此就需要更换定位器内的负载弹簧,弹簧有标准型、单气缸型、、双气缸型。

(5)零敏度调整

由于调节阀填料的摩擦力大等原因,要连续调整定位器的灵敏度时,可进行灵敏度条整,以取得最佳效果,调整螺钉的调节为90º左右,不得超过原位置的1/4圈,调整结束后,为防止误操作,应盖上保护盖。

 

3、维护与故障处理

(1)手动/自动无挠动切换

  • 自动切换到手动

  1. 双气缸型执行机构:打开均压阀,关闭气源阀;将手动--自动切换手柄切换到手动位置,即可进行手动操作。

  2. 单气缸型执行机构

将手动--自动切换手柄切换到手动位置,即可处于手动控制状态后,关闭气源阀,即可进行手动操作。

(2)手动切换到自动

手动操作结束后,将手动--自动切换手柄切换到自动位置,关闭均压阀(对于双气缸),打开操作气源,就可以进行自动操作。

(3)日常检查

  • 查看供气是否正常及气源净化情况。

  • 查看各连接处的,密封情况。

  • 查看执行机构运行是否灵活,有无杂音、振动。

  •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作好检查记录。

(4)定期维护

  • 定期进行机构外部清洁工作。

  • 定期给支架轴承加黄油润滑。

  • 每12个月校验一次。如果生产不允许,可安排检修时进行,校验内容按本节的要求进行。

  • 常见故障与处理

故障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

 

外 泄

 

活塞杆端漏气

活塞杆安装偏心

润滑油供应不足

活塞密封圈磨损

活塞杆轴承配合面有杂质

活塞杆有伤痕

重新安装调整,使活塞杆不受偏心和横向负荷。

检查油雾器是否失灵。

更换密封圈。

清洗除去杂质,安装更换防尘罩。

更换活塞杆。

缸筒与缸盖间漏气

缓冲调节处漏气

 

 

活塞两端串气

活塞密封圈损坏

润滑不良

活塞被卡住,活塞配合面有缺陷。

杂质挤入密封面

更换密封

检查油雾器是否失灵

重新安装调整,使活塞杆不受偏心和横向负荷。

除去杂质,采用净化压缩空气。

 

输出力不足

动作不平稳

润滑不良

活塞或活塞杆卡住

供气流量不足

有冷凝水杂质

检查油雾器是否失灵

重新安装调整,消除偏心横向负荷。

加大连接或管接头口径

注意用净化干燥压缩空气,防止水凝结。

 

缓冲效果不良

缓冲密封圈磨损

调节螺钉损坏

汽缸速度太快

更换密封圈

更换调节螺钉

注意缓冲机构是否适合

 

损伤

 

活塞杆损坏

有偏心横向负荷

活塞杆受冲击负荷

气缸的速度太快

消除偏心横向负荷

冲击不能加在活塞杆上

设置缓冲装置

缸盖损坏

缓冲机构不起作用

在外部或回路中设置缓冲机构

 

4、检修

(1)检修周期

气缸式执行机构检修周期一般为一年或与生产装置大修同步进行。

(2)拆卸

  • 拆卸前的注意事项

  1. 气缸内的气压必须降至大气压才能开始拆卸作业,若气缸内部有气压则可能导致人身事故。

  2. 单气缸拆卸必须按拆卸顺序进行,否则可能导致弹簧弹出伤人。

  3. 在拆卸作业中,应避免损伤气缸内壁,输出轴、齿轮及齿条的表面。

  • 附件拆卸

装有附件的执行机构在拆卸前,先将空气配管及电气配线拆下,再拆附件。

  • 手动操作机构拆卸

松动内六角螺栓,拆下刻度板,松开紧固手动操作机构箱盖的六角螺栓与弹簧垫圈,拆下箱盖,将内六角螺栓松开后拆下;对于隐藏在涡轮后面的内六角螺栓,转动手轮,将其拆下;将手动操作机构从气缸拆下,对涡杆与涡轮的啮合面进行检查,若无异常,注油后复原,否则更换相应部件。

  • 气缸盖拆卸

  1. 双气缸型执行机构将内六角螺栓松开后与弹簧垫圈一起拆下,然后拆下气缸盖于O形圈。

  2. 单气缸型执行机构将内六角螺栓转动4-5圈仍不能对角线的两个内六角螺栓旋紧,拆下其他的内六角螺栓,然后换上两个长度约为内六角螺栓螺纹长度2倍的长螺栓,用六角螺母钉拧紧后,拆下剩余的两个内六角螺栓,再将两个长螺栓上的六角螺母均衡松开,直至弹簧松弛时吃啊下两个长螺栓,然后拆下气缸盖于O形圈。

  • 活塞拆卸:对于小尺寸执行机构,用垫片垫好执行机构气缸后,固定在台钳上;对于较大尺寸执行机构,将其平稳地放置在木板或较厚的胶合板上。用扳手卡住出力轴方头部逆时针转动(从执行机构上部看),使活塞上的齿条和输出轴相连的齿轮分离后,将2个活塞分别从气缸两侧拆下对滑动块、滑动环、O形圈、活塞导向键表面进行检查,若有磨损及时更换新的零件。

  • 输出轴拆卸:松开内六角紧固螺栓,拆下刻度牌,用专用工具拆下弹性挡圈和垫圈,用铜棒击打输出轴端面,从相反侧取出输出轴,依次拆下齿轮、平键、轴套、轴承、O形圈。

  • 限位件拆卸:拆下装在气缸盖上的外限位螺钉和装在活塞上的内限位螺钉,同时拆下锁紧垫圈、O形圈。

  • 零部件检查:拆卸完成后,清洁各零部件;仔细检查各零件是否完好,特别是气缸内壁、齿条与齿轮啮合面、活塞及输出轴的轴承上是否有损伤,否则更换损伤部件。

(3)装配

装配执行机构时,按执行机构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并向气缸的内壁、齿条及小齿轮的啮合面、轴的导向部位、手动操作机构等部位加注润滑油脂。活塞装配结束后,顺时针旋转输出轴,确认输出轴方头部的V形槽与气缸近似成直角,如偏差小,可用设在活塞中心部位的内限位螺钉进行调整,如偏差较大,则须重新进行装配。

 

(4)调整

装配后进行下述调整,若不合格再次拆卸,检查出原因在进行装配。

  • 确认阀开及阀关位置

1) 调整与确认内限位螺钉

a、单气缸正作用型:阀开状态的调整与确认。

以输出轴方头部的V形槽为基准,确认从阀开到阀关是否转换到规定的角度,否则重新调整内限位螺钉。

b、双气缸及单气缸反作用型:阀关状态的调整与确认。

确认阀板处于关闭位置,否则重新调整内限位螺钉。

2) 调整与确认外限螺钉

a、单气缸正作用型:阀关状态的调整与确认。

确认阀板处于关闭位置,否则重新调整外限位螺钉。

b、双气缸及单气缸作用型:阀开状态的调整与确认。

确认阀板达到规定的开度,否则重新调整外限位螺钉。

 

本规程规定了执行器附件的技术标准、检查校验、使用维护以及检修的内容和方法。本规程适用于石化企业阀门定位器(电/器、气动、智能)、电磁阀(二位三通、二为五通)、电/气转换器的维护和检修。

 

四、执行器附件

 

1、阀门定位器

(1)概述

阀门定位器是调节的主要附件,它与气动调节阀配套使用,接受调解器(包括DCS或PLG的调节回路)、气动仪表或电气转换器的输出信号,然后输出气信号去控制气动调节阀,当调节阀动作后,阀的阀位又通过机械装置反馈到阀门定位器,从而使阀门的位置能按调节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正确定位。

 

阀门定位器的产品按其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可以分成电气阀门定位器、气动阀门定位器和智能阀门定位器。电气阀门定位器能够起到电气转换器和气动阀门定位器的两种作用。

 

阀门定位器能够增大调节阀的输出功率,减少调节信号的传递滞后,加快阀杆的移动速度,能够提高阀门的线性度,克服阀杆的摩擦力并消除不平衡力的影响,从而保证调节阀的正确定位。

 

通用型阀门定位器可用于弹簧抚慰型(但动作型)执行器及双动作型执行器,反馈方式通常有直行程和角行程之分,一般均能实现正、反作用的任务选择,反馈凸轮特性有线性、等百分比等特性选择。

 

智能型电气阀门定位器性能稳定、调校方便;有自动校准系统和HART协议通讯功能;能实现与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直接通讯,具备强大自诊断功能及其他扩展功能,控制更精确、稳定,维修简单。

 

(2)、电气、气动阀门定位器(以KOSO系列阀门定位器为例。)

  • 检查校验

1)校准仪器

a.电流信号发生器                                 

b.气动定值器                                       

c.校准压力表                                 

2)定位器的检查校验一般应在调节阀(或执行器)检查校验合格、定位器与调节阀装配好后进行。

3)检查电气(或气动)阀门定位器是否完好、整洁及各零部件是否紧固。

4)改变电流输入信号,观察各机构动作是否正常。

5)输入50%信号,此时阀的行程应处于50%的位置,且反馈杆应处于反馈全行程的中间位置。否则,进行调整(非线性特性定位器参照说明书调整)。

6)输入零位信号和满量程信号,阀门行程应与之对应。否则,要分别调整调零旋钮、行程调节旋钮。

7)进行线性(或区间点)校验,一般不少于5点,且要分别进行正、反行程校验,各指标应符合要求。

7)在上述校验中均应及时作好校验记录,最后出具合格的校验单。

 

  • 使用维护

1) 安装时,保证各管路整齐,严密不漏;反馈杆和联接部件牢固可靠;电气接线或气路配管不松动,能正常运行。

2) 经常检查气源压力是否符合要求;电气或气动阀门定位器与气动阀门动作是否满足要求。

3) 根据实际情况每6个月左右向定位器反馈传动轴加注相应的润滑油。

4) 电气阀门定位器要整洁、完好。

5) 进行定期校准,校准周期一般为一年。

 

  • 检修

1) 检修周期:电气或气动阀门定位器应一年进行一次检修或与生产装置大修同步进行。

2) 消除电气阀门定位器内外灰尘、油污。

3) 对传动、转动部件清洗并加注相应的润滑油。

4) 对定位器进行检查,对故障部件进行更换或修理。

5) 检查并拧紧各紧固件。

6) 与调节阀联动校验,并作好检修记录。

7) 对定位器配线导管整理排列,横平竖直,接头紧固无泄漏。

 

五、电磁阀

 

1、概述

电磁阀是利用电磁力的作用,推动发信换位,以实现气流或液流换向的阀类。通常是由电磁控制部分和换向部分(主阀)两部分组成。按照电磁阀控制部分对换阀堆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动式电磁阀和先动式电磁阀;按使用的电压分交流、直流两类;按润滑方式,可分为油雾润滑和不许有润滑等;按电控线圈的数量可分为单单电控电磁阀和双电控电磁阀;按照电磁阀介质接口和六路可分为二位直通、二位三通继而为五通电磁阀等。

电磁阀通常用来与控制法配套使用,实现气路切换,从而控制阀门的动作。本规程适用于ASCO二位三通电磁阀、二位五通电磁阀的维护和检修,其他种类电磁阀可参照执行。

 

2、日常维护

(1)  电磁阀应整洁、完好。

(2)  电磁阀密封性能良好。

(3)  确保气源符合指标要求。

(4)  电磁阀在通电状态下,线圈温度无异常。

(5)  定期检查供电情况,电磁阀动作试验周期一般不应超过一年。

(6)  电磁阀的排气口应避免进水、进尘,在环境恶劣的场所要加阻尘器。

 

3、 检修

(1) 检修周期 该仪表应一年进行一次检修或生产装置大修同步进行。

(2) 电磁阀检修前必须先断电。

(3) 不得在电磁阀线圈拆离电磁阀体后通电,否则会损坏电磁阀。

(4) 检查更换电磁阀的已坏部件,确保阀芯、阀芯座无污垢。

(5) 对电磁阀进行性能测试,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六、电/气转换器

 

1、概述

电/气转换器接受4-20mADC的电流信号并将其转换成20-100KPa标准气动信号,本规程以VPI-07为例编写,其他型号的电/气转换器可参照执行。

 

2、检查校验

(1)仪表检查:首先应对检查的电/气转换器清洗干净,检查表内零件是否齐全。在校验前,必须配好缺损零件。

(2)仪表校验

  •  校验仪器

a.电流信号发生器

b.气动定制器                      

c.校准压力表                     

  •  观察仪表个部分是否完整,零部件是否有损坏,然后轻按挡板,观察输出能否达到100KPa以上。如不能达到,说明挡板和喷嘴不平衡(或挡板有损伤),可松开挡板上的锁紧螺母,重新调整挡板的位置,并固定好。重新观察输出,直达到100以上为止。

  • 输入信号为4mA时,输出应为20kpa,否则调整调零电位器。 

  • 把输入电流调到20mA时,观察输出值,调整调量程螺母或量程电位器,直至输出等于100KPa为止。

  • 反复检查零点、量程,直至满足精度要求为止。

  • 将输入电流依次调到8mA、12mA、16mA、20mADC,读取各个输出值,应满足要求。然后减小输入信号,用同样的方法对仪表进行反复校准,其精度及回差均应满足要求。

  • 在上述校验中均应及时作好校验记录,最后出具合格的校验单。

(3)使用维护

  1. 检查仪表运行情况。

  2. 仪表应整洁、干净、完好。

  3. 根据实际情况1年左右校验一次仪表。

(4)检修

  • 检修周期:该仪表表应一年进行一次检修或与生产装置大修同步进行。

  • 检查完好情况。

  • 用无水酒精清洗喷嘴挡板机构,检查有无损伤痕迹。

  • 清洗放大器恒节流孔。

  • 更换不合格的零部件,并注意在拆卸装校时,都不要用较大的力,否则容易损坏零件。

  • 按本节的要求对电/气转换器进行校验。

  •  

说点什么